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十三章 黃龍七年(1)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三章黃龍七年(1)

第十三章黃龍七年(1)

楊如月認為。醉露網目前情況下。如果自己想和丁晉繼續保持良好的關系。并進一步發展成為親密關系。勢必要拉上徐文茂。依靠文茂的魅力。借以親近丁晉。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聰慧之人。善于揣摩人心。他能夠根據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人。來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甚至可以因為條件和環境的改變。靈活地改變自己的為人處事策略。

如果這個時候。有康州熟悉他的同僚看到楊如月在長安城的所作所為。可能會很驚訝:這位斯文有禮。瀟灑不群的文士。難道真的是當日那個以流氓無賴手段出名的文痞楊如月嗎?

楊如月知道。要依靠徐文茂來籠絡丁晉。必須先要化解二人之間的芥蒂。讓他們重歸于好。

這不是一個很棘手的問

首先。踏入官場有一段時間的徐文茂。已經不得不明白一些政治學的淺顯道理。也已經不得不因為高傲放蕩的性格。接受了一些教訓。最重要的是。這些不是太愉快的經驗。讓他明白。如丁晉之類。自己曾經輕易放棄的友情和人脈。是多么珍貴的一筆資源。

所以。徐文茂方面根本不是問題。他現在的心結是。因為驕傲。而放不開面子。

稍微麻煩點的。反而是丁想法。楊如月擔心。丁晉已經放棄了這段不值得珍惜的友誼。雖然他確實對徐文茂的才華很喜愛。但此輩極其理智者。擁有頑固到讓人討厭的原則性。所思所想。不能以常理判斷。

于是。楊如月便先自己準備了一份精致的禮物。送給徐文茂。說是丁三郎贈送。并動情地回憶了昔日三人友好相處時的感人情形。順勢便說到兩人之間地小矛盾。言詞之間很是偏向文茂。可也以站在丁晉地立場。點出了他的難處。最后。以第三者的身份。動之以情。曉之以義地委婉規勸。希望文茂能看在對方首先示好的前提下。諒解丁晉的錯誤。朋友之間重歸于好。

文茂本就有意和丁晉恢復關系。現在看他主動給自己貴重禮物。自然是很重視自己。面子上有了光彩。再得巧舌如簧的楊如月勸說。心中之氣已消了大半。修好之意。溢于言表。

接著。楊如月便求得徐文茂一件物事。作為回贈丁晉之禮。

而丁晉接到徐文茂主動贈送地禮盒。也很是驚訝。作為送禮人。楊如月故伎重演。再次動之以情。回憶當年往事。然后又以偏向丁晉的立場。譴責了幾句文茂地不通世事和高傲自大。小氣。小心眼。最后。同樣是以第三者好友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勸說丁希望能看在文茂首先認錯的份上。原諒對方。希望兩人能珍惜友誼。恢復交往。

丁晉聽后。對徐文茂竟然會低頭認錯。有些不太相信。不過打開禮盒后。見帖子上果然是文茂字跡。這才半信半疑。繼而查看禮物。很是驚訝地發現。竟然是徐文茂的珍藏詩集——庭草無人隨意錄。到了此時。他才算是相信了文茂送禮道歉的誠意。

這本詩集。丁晉久聞大名。據說是文茂最得意的一些詩篇地精華集合。向不外傳。只贈送給幾個至交好友私下吟誦。偶有幾句詩賦流傳于外。必定引起文壇的一番劇烈震動。想不到文茂今日會贈送給自己。真是讓人既感意外。又興奮無比。

翻開首頁。果然見下角注一行小字:黃龍七年夏末。贈友丁青云。筆力清奇。筆畫灑脫。正是徐文茂所書。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

丁晉輕輕念完這一聯詩意悠遠的小句。合上書籍。惆悵道:“罷了。罷了!融公。旬末某將在家中設宴。可否帶一份帖子給徐兄?吾三人。也有好些時日未在一起大醉一場

楊如月喜。微笑道:“青云大度豁達。文茂知悉。必當前來。他日吾等當共謀一醉。”

等他帶著丁晉地請帖回去后。卻對徐文茂說:“三郎接愧。連聲感嘆愧不敢當。于是設宴邀請吾等去做客。算是鄭重地向你道歉。”

徐文茂的自尊得到了滿足。心里更是暢快。等到參加宴會地時候。自然不會再擺臉色。面對丁晉的熱情真誠。他也重新恢復了往日來丁府做客時。那般瀟灑恣意。渾無拘束。于是。三人歡聲談笑。縱情辯論。彼此之間。似乎又恢復到了往日的親密關系。

不過。和表面的溫和笑容不同。丁晉卻感覺雖然和文茂的交情恢復了。但是兩人之間的友誼。仿佛籠罩上了一層雖淺薄卻始終穿不透的隔膜。讓雙方的關系。始終無法再回到從前的親密無間。

丁晉自付。這也許只是自己單方面的感覺。畢竟。這次矛盾。表面看。雖然是因為文茂偏狹而小氣引發的。但實質原因。自己也應該負擔很大責任。正是因為他感覺到文茂的貪婪索取和不知進退。已在挑戰自己的原則底線。所以才認為對方已不值得自己付出友誼。才有了終止這段交情的打算。

而正是在這樣的心思下。丁晉有意躲避。才讓文茂因生了悶氣。而在兩人之間產生了不和。

不過。說到底。丁晉對徐文茂還是很欣賞的。他身上有某種丁晉所沒有或無法達到的東西。讓丁晉既欣賞又羨慕;文茂的才華。也為丁晉異常喜是徐文茂這樣的能引導流行文化導向的詩人。就如同古代的大明星一樣。渾身閃耀著一種極其吸引人的奪目光芒。如要細究原因。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丁晉就是在這種既不愿意繼續和文茂保持親近。卻又對其異常欣賞喜愛的矛盾心理中。和文茂交往著。這種相處。唯一受益的人是楊如月。因為頻繁接觸。他和丁晉的關系。日漸親密。

丁晉在處理司封司的工作時。得悉這幾年有一批官員的爵位懸而未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部分本該得授爵位的官員。一直得不到相應的爵品和與之相對應的俸祿。這其中。像楊如月這樣。先遭貶黜從而被剝奪爵位。后又蒙特赦官復原職。甚至加官的人員。便有大半無法及時授予原來的榮爵。

這是由制度的漏洞造成的。丁晉早欲補之。不過和戶部、吏部相關官員協商后。才知道朝廷財政已不堪重負。這些制度上的不足。以前不是沒有人提過。但是考慮到一下要解決眾多官員的爵位榮祿。且以后每年都要增加一筆大開支。主官們簡單一計算。便無不變色。連稱不可以。這才不得不罷休。現今想要徹底解決此類頑癥。又談何容易。

丁晉也感覺很頭疼。但既是制度上的不良癥結。即便再頑固再難以化解。也不能以敷衍。再困難的事情。也得想辦法去解決。

經過和吏部侍郎高九淵的多次商議研究。兩人制定出了一套細致的解決方案。不過這套方案。總的原則是:緩圖之。決定慢慢化解。制定先后順序。以每年解決多少多少位官員的爵祿為目標。在朝廷財力及治公經費允許的條件下。做長期作戰打算。

這套方案最精彩的地方。還在于授爵官員的劃分和對官員的協議上。既然有先后順序和俸祿優厚。自然就得對“待分配”官員有個明確的劃分標準。一窩蜂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讓問題更復雜。

而對官員的協議。就是解決授爵問題的前提和關鍵所在。授爵可以。發俸祿也可以。不過自然不可能和正常官員一樣。如果可以。這個問題也輪不到丁晉當司封司主官后再解決了。

這個協議的核心是消俸政策。就是想著法兒減少朝廷財政的支出。比如。按照不同部門、不同性質的實職官。采取逐年遞減或者逐年遞增發放爵祿的策略。以減輕某一段時期。國家財政的負擔。

再者。可由官員自愿與否。簽訂協議。優先解決授爵。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有爵無祿。或幾年后解決俸祿問題。或減俸的方案。

還有一部分官員。實職之多。也可采自愿原則。授爵減俸的辦法來優先解決他們的爵位問題。不過相對應的。爵位的工資就要比正常少上很多。

整套方案。完善。再完善后。吏部尚書崔庸過目。簽字蓋章。表示自己這關通過了;然后經由尚書都省查驗無誤。再轉中書、門下二省審核。最后由政事堂諸位宰相商議后。發出堂帖。正式開始試驗階段的實行。至于是否就此作為一項國策施行。還要由實驗階段的效果來決定。

正是在這個實驗階段。丁晉以政策制定及主要執行人的身份和權力。很方便地為楊如月這個復職貶官。優先解決了爵位問題。被朝廷授封“延東縣男”的榮爵。

而丁晉。也因為突出的政績。被朝廷嘉獎。官升兩級。成為正六品的員外郎。散官品為“承議郎”。加封“平遙縣開國男”。(。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