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十九章 五百貫錢滅宰相(上)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九章五百貫錢滅宰相(上)

第十九章五百貫錢滅宰相(上)

杜衡又跑到了“尚書左仆射”高爽那里搬弄是非。這個老頭特別愛面子。平日以擺資格、架子大著稱。杜衡依杜沖的囑咐。便投其所好。在這些方面盡說丘度的壞話。他說丘度狂妄無禮。以前要不是老大人你提攜于他。他怎么可能被先帝賞識。從而躍居高位。可是得勢后便囂張自大。越來越不把相公你放在眼里。幾次針對你的門生僚屬進行彈劾糾舉。后來犯錯了。朝廷讓他在刑部戴罪立功。可是他卻不知道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聽說老跑到首宰竇侯爺那里。阿諛奉承。厚顏巴結。希望能借助于他的勢力。幫助自己重回御史臺。這樣只知私不知公的大臣。相公你說。是不是豈有此理

高爽聽了。卻是不置可否。雖然他的內心早對丘度不滿。可是這個老頭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打著。那就是他的為官之道——除了倚老賣老外。高爽還以會保官、保身為名。歷三朝而不倒。靠的就是遇大事不表態、依違兩可的圓滑處世之術。

他深知在形勢難以預測的情況下。任何不慎都會遭致殺身大禍。從而使自己成為政治斗爭的殉葬品。因此。他雖然身居要職。卻從不參與任何擔干系的事情。“人莫測其喜慍”。遇事慢開口。不出的秘訣。

又一位重臣沒有表態。這讓杜衡很失望。不過回去將事情地經過轉述給弟弟時。杜沖卻是一喜。高興地安慰他道:“兄之慮。無憂也。”

果然。沒多久。便有一個叫上官均的小諫官。出人意料地上本彈劾刑部尚書、參預政事、副相丘度枉法。這個上官均。以前名不經傳。所擔任的官職是從八品的“右拾遺”。為諫官中品秩最低下的人員。現在竟然膽大妄為地直接彈糾宰執之臣。這讓滿朝文武震駭之余。心里又有些莫名地緊張和疑慮。

然而。讓大臣們目瞪口呆的事情還在后面。上官均不自量力。以微末之官彈劾極品大員。他地奏本自然沒有在廷議上得到通過。不過。在他之后。竟然接連有諫官和監察人員。甚至是御史。上本彈劾丘度之罪。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諫官中地大佬——“散騎常侍”董寶德更是將韓一良之案和丘度之罪聯系起來。他抓住了韓一良奏本中的把柄:哪位官員不是愛錢之人?自己是個很小的官。都辭卻了別人送的五百貫錢。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那“其他的”到底是誰呢?

這個質疑。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因為韓一良是刑部官員。他熟悉熟知地自然當是本他周圍認識地官員基本都有貪贓枉法之處。那么丘度作為刑部最高長官。起碼是個失察之罪。如果仔細調查。恐怕免不了有其他更嚴重的罪責。

這樣的憑空指責。雖然沒有真憑實據。但是殺傷力還是很大的。人的想象力一旦被左右。事實到底如何。就不是太重要了。所以情況明顯對丘度不利。

但是。更危險的事。還是幾位宰相態度地曖昧不明。按照道理來說。顧命大臣位極人尊。現在竟然被人捕風捉影地爭相彈劾。即便是為了維護這個團體共同的利益。宰相們也應該嚴厲制止這種現象。但是以竇剛為首的政事堂大佬們。卻選擇了沉默、不置可否地策略。

這種沉默。本身就代表著某種程度上的默許、認可。于是。對于丘度地攻擊。開始變得更為肆無忌憚。攻擊者們大作他的材料。到處收羅證據。甚至連他家的仆人都不放過。總之是處心積慮。、根糾底地要找出他的枉法之處來。

到了這個時候。“御史中丞”杜衡終于松了口氣。他的兄弟—杜沖的計策便是轉移重點。讓大家的關注焦點。從韓案行賄者身上。轉移到更大的目標—丘度身上。這樣。不管是以后杜衡能不能了結韓案。起碼丘度已被搞得焦頭爛額。暫時是沒有可能回歸御史臺也僅于此。他們還沒有那么大的膽子。認為自己可以將丘度扳倒。讓他徹底沒有回來的希望。

但是。有人卻要幫他們的忙。

由韓一良行賄案引起的彈劾風波越鬧越兇后。首宰竇剛開始出面制止事情的蔓延。他對其他幾位顧命大臣說:“韓一案。事關朝廷重臣。必定牽連甚廣。只恐非今時之御史臺可了。依本相之見。應選堅貞果敢且辦案得力之人主審。”

其他人都表示同意。于是由竇剛任命“長安縣令”董含作為韓一良案的主審官。調查此案的詳情。

這份任命一下達。朝中很多官員們的心中都變得亮堂堂了—原來連竇首宰都要找丘度的麻煩了。

他們為何這么認為呢?這首先要從董含這個長安縣令說起。此人是本朝有名的酷吏。早年得罪權貴。本應處死。后得竇剛從中周旋。免于死罪。又大力提攜于他。不過幾年。便成為正五品京機縣令。他和竇剛的關系。絕對非同小可。

再則。糾查違法有罪官員。本為御史臺之責。有時大理寺和刑部也分擔一二。何時輪到它長安縣來多管閑事?從竇剛的這份任命上。便能看出。他是別有所圖的。

不過丁晉覺得這件事上。竇侯的插手。有些不太妥當。他認為竇剛的任命太直白了再說如果長安縣審不出個究竟來。到時候董含獨自承擔責任。也很被動。于是建議竇剛可采用“三司會審”的辦法。讓御史臺、大理寺、刑部。共同參與到此案的審理中。

同為竇派的盧承慶、楊鉅等人都贊同丁晉的想法。即便是董含。也覺得丁晉的建議更為合理和謹慎。也考慮到了自己所承擔的壓力。心里便有些感激。

竇剛考慮一番。便采納了丁晉的建議。不過和其他幾位宰相商議后。認為這個案子中刑部人員牽扯太多。而御史臺懈怠不振。前審理多日而無功。都不適合再參與辦案。于是便將刑部及御史臺從中剔除。而決定從朝廷百官中。選擇素有清名者為陪審官。協助長安縣、大理寺兩個衙門共同審理此案。

廷議時。便由上朝的大臣們。選舉清廉者。可是也不知怎么回事。丁晉的名字也被選入了候選人名單。下朝后。丁晉得悉此事。便急忙對竇剛道:“天下人皆知我和董含。與公相善。如下官也參此案。即便其時秉持公心。奈何人言可畏。恐為相公惹非議。大是不美。”

竇剛聽了。很贊賞丁晉的細致周到。于是和諸相在政事堂商議此事時。便選了另一位候選人—“戶部侍郎”鄧潤甫為陪審官。參與韓案的深入調查審理。

經過—番精心準備。董含潤甫。以及另一位大理寺官員—“大理丞”章和。精神抖擻地來到關押罪犯的大牢。審理韓一良。

在鄧潤甫和章和認為。這次。自己是受了朝廷的重托。嚴厲徹查韓一良案中牽涉的貪污腐敗官員。職責只是審案。為國家糾正不良之風。雖然。他們也模糊地意識到此案所涉及的東西可能非同小可。但是并沒有一種以之為由達到何種政治目的的想法。

但是董含自然不是這么想。作為首相手中一把用慣的利刃。他自然清楚竇剛以自己為主審官。是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主要目的。所以。一開始。董含便比鄧、章想得更深。做得更徹底。

他提審韓一良。直接把矛頭指向丘度。并威逼利誘。誘導其嫁禍上官。從而減輕自己的罪責。甚至。董含還暗示韓一良。只要能出來指證丘度。就是戴罪立功。并且是立大功。這樣的話。官復原職也不是不可能的。

無奈。韓一良卻是個罕見的硬骨頭。那個曾想賄賂他的幕后人。他都寧肯熬酷刑都不說出來。何況是誣陷并沒有犯法的上官。自然是打死都不說。再說董含也不敢真得把他打死。案情就此陷入僵局。

董含能被稱為“酷吏”。自然不會就這么點手段。見在韓一良這里找不到突破口。于是他又收押了幾個刑部小吏。平日聽說過的上官們的罪狀。就此逮捕了刑部官員劉摯、梁燾、何厚錫等十五人。又通過嚴刑拷打。誘逼劉摯、梁燾兩人答應自己。彈劾揭發主官丘度的罪行。

董含這里剛取得一點進展。還沒有詳細策劃該如何構陷丘度罪名。他也被人彈劾了。彈劾人是和他共同辦案的鄧潤甫、章和。

在心里面只存著辦案審案念頭的鄧潤甫和章和二人看來。主審官董含的種種做法就是明目張膽地逾越法制。他任意構審犯人、編派案情。使得自己兩人根本無法插手。是一種肆意枉法的行為。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