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十八章 韓一良行賄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八章韓一良行賄案

第十八章韓一良行賄案

慧帝已經十五歲了。ZUILU.neΤ隨著天子的漸漸長大。一些滿懷著忠君愛國思想的大臣。開始幻想皇帝的親政。并為此。常常找機會向天子傾述自己的忠誠。

黃龍七年臘月的一天。一位名叫韓一良的刑部郎中。他給皇帝上疏說:如今何處不是用錢之地?哪位官員不是愛錢之人?尤其是那些本來就是靠錢弄到的官位。怎么能不花錢償還呢?自己是個很小的官。都辭卻了別人送的五百貫錢。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建議。天子可號召百官捐納錢財。以解國庫困乏之疾。

慧帝看了奏本。很高興。認為他很忠誠。準備提拔他當行使詔書封駁權的給事中。這個官職雖品秩不算很高。但位置很重要。專門盯著中書省出來的政令、法令挑毛病。甚至有權駁回宰相的命令。

按正常的程序來說。小皇帝未親政前。是沒有這樣的權利自行任命朝廷官員的;如果再嚴格一點講。即便是已經親政。若由皇帝直接發出命令。而沒有中書、門下的印章。在大周朝。這也被認為是違法的。不過。先帝念宗皇帝執政時。卻開了個不好的先例。那就是讓翰林學士草詔誥諭。常常繞過正常程序來任免官員。被稱為“內制”。

話題轉回來。前面說慧帝良為門下省給事中。對于小天子這種心血來潮地做法。如果不是事關重大。或者有人強烈反對。各位宰臣們歷來是采用寬容、默許的態度來應對。在他們的想法中。這權當是小孩子的玩鬧。無傷大雅。因此。慧帝一年當中。總是要興高采烈地利用難得的賜予機會。任命提拔幾位小官員。

這一次。皇帝的內制詔書下達得特別快。等到那邊政事堂地幾位顧命大臣知悉消息時。韓一良已經隨同那些得到正規程序升遷詔旨地官員。等候在月華門外聽賞。

俗話說君無戲言。何況詔書已下。似乎是已成事實。可是。這次。小皇帝的做法已經超出了小孩子的玩鬧。給事中的位置實在是太過敏感。遠遠超過了幾位重臣的容忍限度。宰臣們不準備讓慧帝繼續胡鬧下去。必須阻止他這次的恣意任性。也免得以后一發不可收拾。但是。和天子對著干。也不是臣子之道。看來。還得從那位韓大臣地身上挑毛病。

于是。便有官員站出來為“主子”分憂。進宮向慧帝緊急上奏說:這位韓大人有不法之罪。提拔他是不妥當的。

慧帝好不容易發現了一位“忠臣”。竟然被人說有問題。不可以。顯然很生氣。便質問說:韓一良有何違法?。便道:韓一良明知有人行賄。而不向有司舉報。這是明顯地隱匿之罪;陛下可讓他點出具體人來。到底是誰送給他錢物。如果不說。這又是包庇;韓一良身為刑部官員。知法犯法。理應罪加一等。怎么還能夠給予獎賞。

慧帝聽了。恍然大悟。頓時便覺得韓一良果然有罪。而且十分可惡。如果不是眼前這位敢于直諫的官員提醒。自己險些上了他的大當。生氣下。小天子立馬召來政事堂的幾位宰相。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處理。并要求一定要嚴辦。以正國法。

當時。韓一良正美滋滋地站立在月華門外等候。和他一同等待的是。還有上百位官員。這些人都是今年大考解中的幸運兒。是按照正常程序被提拔升遷地人員。來到這里。是等待著向皇帝謝恩。

話說。慧帝在萬分羞惱中立即下令要將韓一良交有司嚴處。不過宰相們自然沒閑心和一個蠢蛋多費工夫。于是在御前幾位重臣便達成了對他的處理意見:貶韓一良到千里之外的潮州。

詔令發來。韓一良眾目睽睽中。從百官排列中狼狽而出。羞憤難言。

可是。這件事還沒完。韓一良領了貶官令。回家打包收拾行禮地空當。他又被人狠狠參了一本。彈劾他的人是“御史中丞”杜衡。。在丁晉被胡美卿告訐地事件中。堂堂御史臺。竟然沒有一個御史敢站出來。追查檢舉丁晉。雖然是礙著整個吏部的巨大壓力。但是也可看出。現在的御史臺。早已不復往日的威風和實力。再者。沒有一個強硬的領袖。監察人員們也缺乏一種敢作敢為。無所畏懼的精神。

朝廷中自然不缺乏明智之人。有鑒于御史臺的萎靡不振。已喪失大部分監察功能。一些大臣便提出召回丘度的建議。而御史臺眾人也對杜衡的無能很失望。漸有迎丘之念。

杜衡當然不愿意看著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丘度重回御史臺。憑著他的威望和顧命大臣的身份。自己將再無容身之地。那么怎么才能阻止情況發生呢?杜衡想到兩點:一個是盡量給丘度的回歸制造困難阻礙。另一點就是大力提高自己的威望。領導御史臺重樹昔日威風。

有了這樣的想法。杜衡彈劾韓一良的行為。自然不難解釋。怪只怪那位韓大人的運氣。實在也太糟糕了點。

韓一良隨即被御史臺收審。杜衡的目的是調查出行賄給韓一良的那個官員。樂觀點講。或者是一批官員。可是沒想到韓一良的嘴巴竟然很硬。拒不說出到底是誰想給他五百貫錢。杜衡惱羞成怒。嚴刑逼供多日。也沒得到什么有用的東西。杜衡自己卻有些害怕起來了。韓一良寧可被皇帝撤掉自己的官職。斷送了當大臣的前途。甚至頂著酷刑及被從嚴治罪的風險。而不肯告發那個給他行賄送禮的人。背后必定有強大的支撐力量。自己這次冒然插手。不會無意中捅了馬蜂窩沒有了退路。如果不能結案。他的聲望勢必跌落谷底。到時。丘度回歸。必成定局。

真正是左右為難。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來。杜衡如果是個神經脆弱者。肯定會發瘋。好在他有個不錯的弟弟。杜衡的親兄弟杜沖此時正在擔任“中書校正”的芝麻小官。不過這個人博學多聞。飽覽史書。人又很聰明。于是從古人那里學得了很多陰險狡詐的計謀。常常為他的丈人—中書舍人黃展出謀劃策。

杜衡以前看不起這個小自己二十多歲的弟弟。認為他的那些小聰明上不得臺面。不過現在逼急了也是病急亂投醫。于是便問策于他。杜沖灑然一笑。同樣對杜衡的舉止失措很有些輕視。輕描淡寫地對他說:兄之危。無足掛慮。依弟看來。不過反掌傾覆也。

杜沖的想法是。杜衡根本就是小題大做。自尋煩惱。既然他一方面擔心此案無法結束。導致丘度重掌御史臺;另一方面。又顧慮案子繼續追查后大人物。那何不這樣。

說完。就對著杜衡的耳朵低聲說了一通。聽得杜衡是連連點頭。很快愁眉不展的臉上就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第二日。杜衡便依計而行。先是一一拜訪了幾位宰相。以匯報案情為由。實行圖謀之事。他對幾位重臣說:“案雖未結。已露端倪。其中牽連顧命宰臣丘。所以不敢專斷。特請示相公定奪。”

這句總領開場白說完后。他對各位重臣后面說的話就不太一樣了。杜衡在竇剛和盧士瓊面前。是竭力詆毀丘度的蠻橫和霸道。說他雖然調任他職。還數次非議中書門下實行的各項政令。還公然說。如果有一天能回到御史臺。必然要糾正這些錯誤的政令。

杜衡的這些話。可說是完全點中了竇、盧二人的忌諱。昔日丘度在御史臺時。便數次干擾朝廷政令的正常施行。這對于有大抱負的政治家來說。是最不可忍受的。

而竇剛和盧士瓊。都是有沛然政治理想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兩人雖素有仇怨。也能和好親近。表面上化解干戈。但是卻絕對無法容忍一個旁人之人。在自己等人的政治主張正施行到關鍵時刻。來指手畫腳。從中破壞。

杜衡的挑撥。及近日一些大臣建議丘度回歸御史臺的傳聞。終于引起了竇、盧二人的人并高度贊揚了杜衡的政治覺悟性。認為他是一個忠直、可靠、敢講真話的好同志。

而杜衡轉過身。對副相李景儉說的是:丘度獨斷專行。肆意妄為。不過是一名臨時的刑部尚書。卻老是想著抓李相你的馬腳。四處對人誣陷相公你貪贓枉法。說是你主持國家財政工作后。經常從中假公濟私。中飽私囊。

看李景儉臉色鐵青。杜衡又添油加醋說:現在御史臺很多官員。都要求丘度回來領導他們。如果任由丘度輕易回來。他肯定會誣陷彈劾很多朝中大臣。借以重新樹立他的威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