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東萊太史慈

第二部天下第六卷第七章 轉戰(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0  作者:碧水龍吟
衣冠整齊的呼廚泉被帶了上來,至少表面上看,呼廚泉的神色還算安穩。

此刻坐在大帳中的主事的人乃是梁習,太史慈當然是回避到一旁,扮作一名在梁習軍中的普通將領。

現在天下形勢錯綜復雜,太史慈不想在這時就像這些不相干的人暴露自己的身份。

呼廚泉進了中軍大帳后,一眼便看見了坐在那里對著自己友好微笑的太史慈,不免的有些吹胡子瞪眼,那當然是因為太史慈在屯留城親自抓住他的原因。

梁習看了一眼太史慈,對呼廚泉溫聲道:“呼廚泉,你坐吧。”呼廚泉一愣,旋即默默坐在粱習指給他的位置上,沉思起來。

呼廚泉雖然是匈奴人,但并非是魯莽無知之輩,所以對于梁習的態度當然開始揣摩起來,這些天以來,被軟禁起來的他一直在揣測對自己下手的人到底是誰。但是他卻知道,這件事情肯定和青州軍的于禁大軍有著直接的關系。

梁習看向呼廚泉,微笑道:“呼廚泉,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本人乃是青州刺史太史慈將軍手下的一名小吏,現在總領并州事務,而這位……”說著便指向徐晃道:“所謂的袁晃將軍,其實乃是青州將領徐晃。現在在并州協助我辦事”

呼廚泉的眼中閃過駭然之色,沒有想到那個武功厲害到極點的人物居然在青州是個默默無聞之輩,而這個連名字都未聽說過的梁習更是凌駕在徐晃之上!青州到底有多少杰出的人才還沒有露面?

再看看那個輕松的抓住自己年輕人,看樣子和坐的位置,也只不過是個偏將,呼廚泉的這種感覺更加的深刻了,第一次,呼廚泉感覺到實在不應該和青州為敵。

呼廚泉的面色變化哪里能夠瞞得過太史慈的眼睛,太史慈看向梁習,一打眼色,后者會意,淡然道:“呼廚泉,本人沒有必要和你廢話,因為并州的情況你比我還熟悉,現在你和你的兄長于扶羅已經走投無路,本人希望你和你的兄長能選擇和本人合作,把并州的混亂局面穩定下來,希望你不要拒絕我。”

呼廚泉心中大定,知道對方不會殺掉自己,心種立時活動起來,既然性命保住了,那下一步自然是要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才是。

梁習看著呼廚泉的一雙眼睛在那里亂轉,心中冷笑:果然不出主上所料。當下冷然道:“不過我勸你不要給我耍花樣,更不要向我提出什么過分的條件,你以為我在并州找合作人就只有你嗎?哼!在南匈奴想要你兄弟二人性命的人并不在少數。”

呼廚泉哪里想得到對面這個人對于青州南匈奴各部的情況了解的那般詳細,當下臉色大變,梁習的這番話徹底擊中了他的軟肋,一直以來,南匈奴內部的紛爭都是很嚴重,否則當年他和他的哥哥于扶羅就不會亡命出奔了。

梁習看著面無人色的呼廚泉,微笑道:“你的性命本就在我的手里,你的哥哥現在被困在這安澤城內,若是我想攻城的話,只怕早就攻打下來了。你們兄弟兩人并沒有太多的選擇,更何況與我合作后,我自然會幫你們白平反對你們的勢力,何樂而不為呢?呼廚泉你還是三思為妙!”

呼廚泉無力的反抗道:“哼,你在威脅我嗎?我呼廚泉可不是被嚇大的。”

粱習仰天哈哈大笑,然后直視呼廚泉,一雙眼睛中迫出冷酷的光芒,木無表情地看著呼廚泉,淡然自若道:“這并非是威脅,而是事實。”

太史慈此時在邊上接了一句:“‘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希望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呼廚泉聞言全身一震,喃喃地念了幾遍太史慈口中的新奇警句兒,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太史慈和粱習的臉上同時露出了微笑,心知呼廚泉已經被己方說服。

果然,呼廚泉看向粱習道:“好!我便答應粱習將軍!”

粱習微笑道:“如此最好,向呼廚泉閣下這樣的人才若是這么平白無故的死了,還真是不應該呢!不過你兄長于扶羅那里……”

呼廚泉昂然道:“這個好說,當然是由我來進入到安澤城中勸慰我的兄長。”

粱習點了點頭,呼廚泉卻站了起來,對粱習說:“粱習大人,此事宜早不宜遲,我希望現在就進城去見我的兄長。”

粱習點了點頭道:“本人對呼廚泉閣下的任事精神非常贊賞,不過你的兄長現在有傷在身,情緒未免有所波動,你要好言相勸。”

呼廚泉點了點頭道:“這個我自然知道。”站起身來便要出中軍大帳,走到太史慈的身邊的時候忍不住停了下來,看向太史慈沉聲道:“這位青州的勇士,我呼廚泉敗在您的手里,本應該像失敗的雄狼一般,尋找機會向您報仇,但是我卻十分的服氣,今生更不敢與您為敵,只是希望知道勇士的高貴姓名,用來教導我的后代像勇士您一般的勇敢無敵。”

太史慈心中大罵:若是匈奴人個個都像自己這般,那才是糟糕的事情,表面上則從容道:“我在青州僅僅是個小人物而已,何足掛齒。”

呼廚泉十分的失望,但是仍然恭恭敬敬的對太史慈道:“呼廚泉希望以后還能與勇士你相見。”言罷轉身出帳去了。

粱習卻對太史慈沉聲道:“主上不可以同情和信任這些匈奴人,這些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別看他今天對你畢恭畢敬,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翻臉無情,肆虐我華夏的大好河山。”

了解歷史的太史慈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后世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就是無所謂朋友和敵人,只有利益。這南匈奴雖然已經長時間與漢人生活在一起,但卻始終不是我華夏子民,不可不防。

只是沒有想到,粱習這古代人也能說得出這一番道理來,實在難得。

太史慈點了點頭,大為贊賞地看了粱習一眼,后者這才放下心來,笑道:“如此,我們就在這里靜候呼廚泉的佳音了。”

話才說完,就有一名士兵拿著書信,匆匆進帳,把信件交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看了一眼,笑道:“原來是奉孝來的信,看來徐州的形勢又有了新變化。”在眾人關心的注視下,太史慈隨開了信件,不半晌,眼中露出奇光,失聲道:“什么?陶謙病故!”

一時間,大營中靜到了極點。

郭嘉的信中寫道,就在三天前,老病纏身、驚嚇過度的陶謙終于咽下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氣,只留下了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在徐州為他披麻戴孝。陶謙只留下了一句話:吾二子資質平庸,不足以委任以州事,如青州刺史太史慈在,則可托付于太史慈,如太史慈未在,則由朝堂任命。

眾人面面相覷,沒有想到陶謙在臨死的時候來了這么一手,太史慈卻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思,沒想到在歷史上托付徐州這件事情沒有發生在劉備的身上,卻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徐晃冷哼了一聲:“陶謙果然是老狐貍,知道臨死的時候為自己的子孫謀后路。”

太史慈笑道:“那只是陶謙的一層意思而已,其實陶謙此舉好處很多的。”

頓了一頓,太史慈沉聲道:“陶謙的這番遺言其實是那一面都不得罪,并非僅僅是討好我太史慈這么簡單。在他的想象中,若是我太史慈大難不死,可以回到青州的話,自然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報復我的敵人,徐州當然是首當其沖,陶謙這么做實際上是在用徐州的歸屬權還換取自己兩個兒子的性命。”

眾人點頭,太史慈冷笑道:“可是陶謙自己也拿不準我到底能不能活著回來,所以索性向朝廷賣個人情,若是我太史慈不能活著回來,那徐州刺史的任命權力自然就放在了王允的手里,王允自然可以任用自己的親信,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王允怎么的都要對陶謙的兩個兒子保護一二。”

眾人點頭。

“不過,”太史慈的話頭一轉,冷笑道:“陶謙這么做也有對我青州不懷好心的味道在其中。又或者說,這個陶謙死得太不是時候了。”

眾人聞言大奇,太史慈冷哼道:“你們有沒有想過,若是我太史慈回不來,青州刺史任命了別人,青州方面會有何反應?”

眾人一愕,太史慈耐心解釋道:“現在我青州給人的假象是,很多的軍方將領已經不再聽從青州的管束,根本就是各自為政,張燕僅僅是明目張膽地反了,但是郭嘉、魯肅、于禁大軍在外人看來,已經完全不聽從青州軍方和政府的管理,無論是管寧還是王豹,都無法再制約他們。尤其是郭嘉,在外人的眼里看來,現在任何人都拿他無可奈何。可是現在陶謙死了,人人都知道陶謙把徐州托付給了我太史慈,只要我回來,郭嘉只能立刻死心,可若是徐州刺史另有人選的話,一場斗爭就會隨即展開,管寧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召回郭嘉,趁機削他的兵權,而郭嘉最應該做的事情是用武力和計策奪取徐州。”

眾人紛紛點頭,事情的發展的確應該如此。

太史慈笑道:“不過這種事情完全是建立在我未回到青州的基礎上的,我卻等不及,如此好的機會我一定要利用一下。”

許褚嘆了口氣:“真是可惜,若是主上現在出來說明自己就在青州的話,那徐州馬上就是主上的囊中之物。”

太史慈也嘆了口氣道:“坦白地說,我也是心動非常呢,說以我才說陶謙死的真不是時候,要是僅僅為了獲得一個小小的徐州,就要我現在暴露事情的真相,那時機根本不對頭,實在是有點得不償失。尤其是袁紹和袁術,還有劉表,他們幾人受騙上當的還不夠。若是我現在就現身的話,他們就可以全身而退,保存自身的實力,嚴守門戶,對我軍的征討大業十分不利;而且我一旦現身,賈詡在長安也會有很多的事情不好做。”

徐晃沉聲道:“如此說來,主上一定已經是智珠在握,未知可否告訴我等,以開茅塞。”

太史慈笑道:“其實辦法很簡單,我們可以想辦法讓王允任命曹豹為徐州刺史。”

眾人聞言一楞,不明白這么做有何作用。

太史慈的眼神里帶著自信的笑意,對眾人神秘笑道:“這事情說出來就沒有意思了,你們就等著看好戲吧。不過這事情還需要賈詡和郭嘉的配合,稍后我會寫信給他的。”

眾人知道太史慈已經是胸有成竹,所以不再多問。

太史慈對粱習道:“如此,并州的事情就托付給眾位,從明天起,我便和仲康帶領于禁大軍撤出并州。”

粱習對太史慈道:“并州的事情已經大體如此,只是不知道主上下一步要如何行動?”

許褚在一旁早就急了:“就是就是,現在天下大亂,這么多的戰場,偏偏沒有我的份,主上,再不讓我上戰場,我可真的要憋瘋了!”

徐晃皺眉道:“主上,對外名義,于禁大軍的任務乃是到長安去支援,現在長安之圍已經被解除,那么于禁大軍是不是要撤回到幽州去呢?”

太史慈笑了起來,端起桌幾上的茶,喝了一口,幽香縈繞鼻間,可謂沁人心脾,然后太史慈淡然道:“我們的目標當然不是長安,乃是司州。”

徐晃和粱習聞言,眼前一亮,同時叫了一聲:“高明!”

許褚不明所以,不過反正有仗打他就心滿意足了,

徐晃笑道:“主上用兵如槍,當真得匪夷所思,這一招可是好處多多。只是未知主上南下司州的目標到底是誰?袁術乎?王匡乎?張揚乎?”

太史慈哈哈笑道:“公明怎么也糊涂了,人人皆以為我進入司州是為袁術,可又有誰能知道我真正的目的乃是荊州的張允大軍?”

徐晃恍然道:“原來主上是要配合賈詡先生進攻漢中和益州的行動!”

太史慈看了一眼徐晃:這個五子良將果然不錯,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大局觀。還真是一點就透。

粱習畢竟是剛剛加入青州軍,有許多的事情不明所以,因此不好插言,不過聽到這里也略微明白了一些,沉聲道:“原來主上是要明攻袁術,暗圖張允!”

太史慈點了點頭,沉聲道:“現在司州的局勢可謂十分復雜,長安張濟、荊州張允、敗軍張揚、王匡,在司州各據一方,袁術的勢力雖然未插入到司州,但是卻可隨時挺進司州,所以我軍深入到司州,是沒有人可以看穿我們的目的何在。不過那張允卻絕對想不到我們的目的是他。”

徐晃笑道:“是啊,張揚和王匡乃是我軍仇敵、豫州的袁術又正和我們開戰,所以任何人見到我們進入司州,一定會認為目的不外乎三點,要么是討伐王匡與張揚,要么是采取圍魏救趙之計,穿過司州,直奔豫州,已解袁術兵發七路,欲圖兗州的困境,要目就是自司州出發,入陳留,搶在袁術與張燕會合前,協同冀州的高順大軍夾攻張燕。然后共同抵抗袁術的入侵。”

太史慈點了點頭,笑道:“公明的思路很清晰,我正是要給天下人這種錯覺。”

徐晃忍不住贊嘆道:“可是又有誰能知道,張燕乃是誘騙袁術的誘餌,張濟跟就是我們自己人,對于張濟軍的存在我們根本不必放在心上,王匡和張揚軍那只不過是孤客窮兵,滅掉兩人不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而要收拾袁術根本不用我們動手。從表面上看,我們還真的沒有進攻張允的理由.”

太史慈若無其事道:“若非如此,我們怎可能騙過張允,要他以為我們不可能針對他。”

徐晃接口道:“只怕張允還會高興呢,劉表和袁術乃是死敵,我們進軍司州,張允只怕是抱著坐山觀虎斗的心態,指望著我們和袁術大打一場呢。”

頓了一頓,徐晃又笑道:“只怕袁術自己都會表錯情,以為我們深入司州是為了他袁術,只怕主上還未騙他,他便已經中了穩軍之計,要分出兵力來防備我們進攻了。”

許褚此時想起一事道:“對了主上,若是如此,我們應該先行聯系在荊州軍中臥底的李嚴才對。”

太史慈點了點頭,站起身來笑道:“不過這事情的源頭還要從賈詡那里下手才可以,到時候可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了。”

頓了一頓,又笑道:‘反正左右都是要騙袁術和張允,我們這次出兵的理由還是以于禁大軍報私仇所以要攻打王匡和張揚軍為名,讓袁術和張云兩個蠢蛋自作聰明去吧.至于王匡和張允的被滅掉,就算是為我們的司州戰役做一點貢獻吧.‘

眾人笑了起來。

此刻,沒有人知道,太史慈的目光已經放在了挺進荊州的跳板——司州上了。

上一章  |  東萊太史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東萊太史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