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一百七十四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4-13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一百七十四章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4)

偏偏,清河公主這個命,算出來結果讓她很糾結,因為結果顯示,慕容家族唯一的獨苗,就是她了!

換句話說,慕容家族,將會遭遇一場莫大的變故,別的男人,恐怕都難逃厄運,唯一能夠逃脫的,就是自己。00ks//熱書閣

剛剛看見這個結果時,清河公主只覺得一陣陣荒謬,自己這一輩子的命運,用凄慘恐怕都難以概括,很多慕容家族的男人,那些長輩們,固然小時候很疼自己,但是當時,因為和鳳皇兒一起被苻堅霸占,讓他們都頗有微詞。

在他們看來,寧愿去死了,也不能屈膝與氐人下面,高貴的鮮卑人,怎么能被低賤的氐人呢?

有些不敢置信的清河公主不死心,又算了好幾卦,結果每一次,結果都是一樣,而且后來結果甚至顯示,自己的命運,和這個拘禁自己的段大人,又是頗大的關系。

心里再也不能淡定的清河公主,恰好遇上禿發靈來看她,于是她就隱約的暗示,想見段業一面。

其實她也就是那么一說,因為說的實在太隱晦,對方能不能聽懂都不一定,更何況,她知道現在段業很忙,也沒指望段業能來,無非是有個心理慰藉罷了。

她卻沒有想到,禿發靈自己就非常聰明,對于段業的事情又是異常的敏感,她當然聽懂了,而且還頗為吃味,于是就去段業那里鬧了一番,這才把段業給勾來。

段業這時候看著清河公主臉色數變,也不知道她到底想什么,因說道:“公主,你不必為他們而傷神,如果說過去,他們是寄人籬下,身為臣虜,對你不敢去關心,那倒也說得過去,可是起碼現在,慕容沖也好,慕容垂也好,都是有能力保護你的,其實我也派人去見過他們,也提到過你,可是沒有人有什么表示,你……明白了么?”

清河公主當然明白,沒有表示就是拒絕的意思,看起來,他們還是嫌棄自己!

苦笑了一下,清河公主說道:“如今奴已經是無家可歸之人,也只有這里方寸之地,可以了此殘生了。”

不知道怎的,段業突然說道:“只要你愿意,你愛在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

“啊?”

倆人都愣住了,對視半晌,竟然無話。

豫州刺史、西中郎將桓伊,淝水戰后被封為永修侯,進號右軍將軍,改任江州刺史。而前些日子,當三路北伐失敗之后,桓伊卻并沒有受到什么處罰,最近他居然又被封賞了,當然,這次沒有立功,而且朝廷形勢微妙,所以沒有封官,但是加爵了,把過去的縣侯加封為郡侯,這可是莫大的恩典!

因此這一次,桓伊也是入京謝恩,順便來探探風向。

說起來,桓伊雖然和權傾一時的譙國桓溫一系是同鄉,但是并不算他們的子孫,所以桓伊的地位很微妙,而且,桓伊之所以聞名天下,是因為他是一個天下數得著的音樂家,相傳昔日,有史以來最狂的名士之稱的王徽之,在建康邀笛步渡口在不認識他的情況下讓他吹奏笛曲,桓伊奏畢,賓主不交一言而去,因為所有人,都沉浸在美妙的演奏里,難以自拔。

到了建康后,先去了趟謝安府,然后騎馬去瑯琊王府。未至府門,只見府內正在大興土木,桓伊差點沒認出來,淝水戰前自已還到過瑯琊王府,時隔不到兩年,變化翻天覆地,原先的民宅早已蕩然無存,府第擴建數倍。王府東面數千民工擔土運石筑山穿池,瑯琊王司馬道子站在高處,身邊一人指指點點正對他說著什么。

桓伊棄馬上前,早有人報知瑯琊王,司馬道子和那人踱下高坡。桓伊看時,見那人生得眉目清秀,隆鼻大眼,正是王國寶。

桓伊拱手見禮,司馬道子笑道:“叔夏,幾時回的京城,你看儂的府第建得怎樣?”

桓伊沒說話,王國寶忙道:“桓使君見過皇上嗎?”

桓伊道:“昨夜抵京尚未進宮,已見過謝太保。”

司馬道子面露不悅之色淡淡道:“他說些什么?”

桓伊不妨他有此一問,便實話實說道:“謝太保囑咐屬下善綏地方,留心撫慰荒雜。”

司馬道子嗯了一聲,將眼光投到工地上,良久道:“沒什么事,你下去吧,呆會儂要進宮,將你回京的事稟明皇上,你要知道皇上對你恩寵有加,恩是皇上的,寵也是皇上的。”說完,丟下桓伊向府內而去。

王國寶邊走邊道:“桓伊國之名將,又放了藩鎮,這些邊將現在只知道有太保,哪里將皇上放在心上。”

見司馬道子面色不善,王國寶繼續說道:“淝水戰后,謝太保聲威中天,北伐節節獲勝,雖然后來沒有得逞,但是,大片土地的光復,那是硬邦邦的功績,據我所知,如今對謝家沒有封賞,不少邊軍將士,憤憤不平,謝家在軍隊里的威望,其實是大大提高了,再這么下去,怕是又出一個桓溫。”

司馬道子猛的停住腳步,盯住王國寶道:“謝安可是你的岳父老泰山!”

王國寶冷峻的一笑:“昔日石碏殺子名垂千古,為國家為皇上,我王寶國難道就不能大義滅親?”

司馬道子欣賞地點點頭,道:“你的忠心,本我心里有數,不過嘛,事情呢不能急,凡事事緩則圓,謝安輔政多年,親朋故吏遍布朝野,況且江左望族互為姻親。最近又新建大功,扳倒他可不易。”

王國寶冷漠的眼神中透出殺機,單手用力一劈,狠毒地道:“茹千秋認識許多江洋大盜,其中不乏身手敏捷之人,不如”

司馬道子臉色一白,說道:“謝安,國家輔臣,豈可如此草率處置,此事不許再提,以后連想也不要想,免得自己惹事,等我見過皇上再說。嗯?”

“是。”王國寶淡淡說道。

大晉國天子司馬曜正在齋閣與王雅議事,王雅字茂達,時年五十二歲,東海郯人,王雅少年知名,舉秀才除郎中,以干理著稱,為人敬慎奉公,與下屬的關系很好。更難得的,是他對于天子一片赤誠,對于世家門閥卻是頗不以為然,因此,司馬曜深加禮遇,倚為腹心。

只是王雅并無大功,太得皇帝寵幸引起非議,有人認為他任遇過于他的才能,以佞至幸,說他是個巧言諂媚之人。王雅既貴,威權甚震,門下車騎常數百,而王雅總是謹慎應接,傾心相待。

進宮后,司馬道子在齋閣處等候少許,宦官請他入內,齋閣是東晉皇帝的書房,正中一排書架上整齊羅列著古今書籍,四周墻壁上懸掛著歷代和當今的名人字畫墨寶,幽香寧靜。司馬曜盤膝坐在雕龍案幾后面,王雅跪坐在他身側似乎在和皇帝說話,見司馬道子進來便不再言語。

司馬道子脫掉絲履,足踩油光可鑒的地板跪拜行禮,孝武帝招招手,“三弟,來,坐,入宮何事?”

司馬道子跪坐一旁,看了看王雅稟道:“陛下,桓伊回京了,見了臣弟一面,說剛從烏衣巷那邊來。”

“嗯!”司馬曜未置可否,手指輕輕地敲著幾案。司馬道子繼續說道:“自從苻堅意欲南下,直到現在,這段時間,朝中文武、藩鎮大員云集謝府,烏衣巷那邊著實熱鬧得很。”

見司馬曜面色略微一變,司馬道子緊著說道:“謝安把持朝政多年,政令多出自烏衣巷,官員任免,兵馬調動,臣弟雖錄尚書六條事卻不知情。趙牙,臣弟多年的家臣;茹千秋,錢塘能吏,謝安以其二人出自庶族,拒不升遷。以為有淮肥之捷,總攝之功,便驕縱不羈”

司馬道子還要往下說,司馬曜陰沉著臉,手指輕敲案幾三下,“謝太保,江東望族,于國有大功,現在劉裕北伐,聽說已經打到廣固了?嗯,不管怎么說,這是莫大的功勞,對于劉裕,該賞則賞,同時后勤軍需,也要保持供給,總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吧?當然了,征集錢糧、用人調兵是免不了的,你還要多幫襯。”

司馬道子張張嘴,話到嘴邊又咽回去。這時候,司馬道子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這個哥哥,看起來比自己想象的厲害多了,就在昨天,自己還覺得這個哥哥實在不成器,關于段業,幾個人幾番話,就把他牽著走了。

但是看他剛才的表現,哪里像個不諳世事,不懂人情的人呢?

小瞧了君王,是個可怕的錯誤,司馬道子背上頓時流出汗來。

旁邊冷眼旁觀的王雅心知肚明,趙牙是什么東西,王府的一個優倡嬖人,瑯琊王愣要他去當魏郡太守,謝安能干嗎?茹千秋他不了解,不知道從哪兒冒出的一尊邪神,瑯琊王卻以為至寶。王雅思索一下,徐徐道:“陛下崇尚儒學,是為一改江左數十年清談之風,最終為加強皇權。如今桓沖已死,荊江四分五裂,是天授機于陛下,決不能讓桓氏滅,謝氏興啊。王敦、桓溫可都是先帝們的心病!”

司馬曜神色大變,司馬道子贊許地看了一眼王雅,今天他才知道王雅為什么被他的這個皇帝哥哥如此寵幸,到底是讀過大書的人,看得深見得遠。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