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一百七十五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5)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5-31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一百七十五章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5)

征戰天下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一百七十五章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5)

次日,大晉國天子司馬曜在華林園設夜宴,召見桓伊等一干新近人士。//熱書閣

//這不單單是一次夜宴,而是一次匯聚自己實力的體驗。

建康春夏之交的夜色清涼迷人,深邃高遠的天空中繁星閃爍。桓伊心情格外輕松,淝水大捷破苻堅百萬之眾,其后北伐勢如破竹,雖然最終,北伐沒有成功,可是不管怎么說,黃河以南大片土地,究竟是回來了,一年多的艱苦辛勞,終于換來了相應的結果。如今,能夠在這里,得到大晉國天子的認可,在勝利的喜悅中暢飲美酒,聽著池塘里的陣陣蛙聲,草叢里蟋蟀的低吟歌唱,桓伊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愜意。

華林園內燭火輝煌,司馬曜憑幾而坐,瑯琊王司馬道子、太保謝安、尚書令謝石,中書令王獻之,中書舍人徐邈,中書待郎范寧陪坐,面前果饌珍果堆集如山。可以說,這一次,是整個江左精英云集的一次。

深吸了一口氣,桓伊徐步上前。拜伏說道:“臣,江州刺史桓伊覲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司馬曜嘴角微彎,淡淡道:“愛卿平身,一邊坐吧!”

桓伊起身見席上有兩個空座,便挑一個下首坐下。

司馬曜目視桓伊,靜靜道:“愛卿自前方來,戰事如何?”

“回陛下!”桓伊欠了一下身子答道:“劉裕大軍進展順利,如今大軍鏖戰廣固,已經是深入敵之腹心,之前數戰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現在劉裕將軍正在和慕容沖決戰!此戰若勝,則河北河南可定”

孝武帝點點頭,御侍紛紛上菜,宮女們給眾人斟滿酒,一時酒香撲鼻。看了看謝安,司馬曜笑道道:“這是京口名釀。”

司馬道子接口道:“京口酒中的極品,陛下聽說北伐將士喜飲京口酒,特由京口選來,一則沾將士的喜氣,二則為叔夏洗塵餞行!”

桓伊慌忙行禮道:“謝陛下,臣何德何能,愧不敢當。”

司馬曜眼角的余光掃了一下空著的座位默不作聲,司馬道子好飲,聞著酒香饞得直咽唾沫,見自己的皇帝哥哥不倡導,自己獨不好先舉杯,再看了看那邊老神在在的王雅,司馬道子心里更是不恚,不由心中暗罵王雅,“這個茂達,死哪去了,難道不知今兒宴會。”

而這個時候,豫章太守,這個時候名滿天下的范寧卻道:“臣講個故事,為陛下助助酒興。”

范寧字武子,推崇儒學,為人正直敢言。

“好啊!”司馬曜笑道:“卿有什么典故?不妨說來一聽。”

范寧躬身道:“是本朝的故事,世祖武皇帝嘗到王武子家中坐客,王武子設宴侍奉,所用器具都是琉璃器,婢女百余人,人人綾羅綢緞,用手托著食物,蒸小豬做得又肥又嫩又鮮,異于常味。世祖感到奇怪便問他,說你家的蒸小豬為何做得味道鮮美,與眾不同啊?王武子答道:‘此乃人乳喂養的小豬。’世祖聞聽,拂袖而去。”

眾人都是一愣,王武子用人乳喂養小豬食用,在士族當中廣為流傳,曾為美談。范寧現在講這故事,顯然是指責當今高門豪族奢侈墮落不知節儉。這故事雖然沒什么,可是里面的含義可是……司馬道子心中一驚,自己府中蒸小豬也這么個做法,偷眼看謝安,見他神情自若。方才心里稍微松了口氣。

司馬曜卻仿佛沒有聽懂一般,呵呵笑了幾聲,道:“好故事,王武子如此汰侈,何以為天下士民表率,所以世祖極為厭惡。”

正說間,王雅匆匆忙忙進得園來,跪下叩頭道:“陛下恕罪,微臣府中有事竟來晚了。”

司馬曜笑道:“茂達,范卿說了個好故事,你錯過了,以后若再遲到罰酒三杯,嗯?”

“是!如若再有,莫說三杯,三十杯也是應當。”王雅不敢推辭,忙說道。

“哈哈哈。”這番話,讓司馬曜等人大笑,倒也總算放了王雅過關。

等到王雅退至席位,司馬曜已經舉觴微笑道:“伊卿自北方歸來,前方戰事順利,來,為我大晉北伐成功干一杯。”

“干!”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喝酒這種事情,關鍵就在于得有人起頭,一旦開了頭,氣氛一起來,就很容易做了。

司馬道子等人,都是很善于調動氣氛的人,他們頻頻舉杯,頻頻勸酒,而下面的人,也都是臣子,他們勸酒,豈敢不喝?不多時人人都有醉意。

范寧臉色微紅說道:“汰侈誤國,清談亦可誤國,中原傾覆國家喪亂,王弼、何晏難辭其咎,二人蔑棄典文,幽沈仁義,游辭浮說,波蕩后生,使縉紳之徒翻然改轍,以至禮壞樂崩,遺風余俗,至今為患。桀、紂縱暴一時,適足以喪身覆國,為后世戒,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故吾以為一世之禍輕,歷代之患重;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也!”

這話一出,先前的觥籌交錯聲,就靜下來了,因為大家知道,范寧這個時候的話,決計不是撒酒瘋,而是有人不方便說的話,借助范寧的話說出來了而已,

只是,這么簡單的法子,肯定難不倒其他人,謝安聞言靜靜道:“秦任商鞅,二世而亡,難道是清言致患嗎?”

范寧硬硬頂道:“口中雌黃,王夷甫諸人豈得無責?”

司馬曜見宴中氣氛不協便道:“桓伊!”

桓伊躬身道:“臣在!”

“素聞卿笛子奏得好,江左第一,就為諸位愛卿吹上一曲可好?”

恰好,桓伊也略有醉意,應聲道:“遵旨!”

御妓取過長笛,桓伊在座中吹笛,笛聲悠揚,奏得是梅花落,笛聲將人帶到那冰雪寒冬的季節,清雅高潔的梅花在朔風中迎風搖曳凌寒怒放的身姿。當眾人還沉浸在悅耳的笛聲之中時,桓伊一弄即停,將笛子放在案幾上從容道:“臣拂箏雖然不及笛子吹得好,但足以韻合歌管,請陛下準我拂箏吟歌,再給臣配上一個吹笛子的人。”

司馬道子笑道:“叔夏倒還起了興致!”

看了看司馬道子,司馬曜呵呵一笑道:“好!來人!傳一個吹笛的御妓來!”

“陛下!”桓伊奏道:“御師與臣恐怕奏不到一起,臣有一奴客串一下就可以。”

司馬曜一笑,“好,朕聽愛卿箏歌!傳旨,宣!”

不一會,一個十二、三歲俊俏小奴模樣的人被傳到園中,手執長笛落落大方的將笛放至唇邊吹奏,桓伊坐在箏旁右指勾過箏弦,左指一按,頓時笛聲宛轉,箏聲清揚。桓伊俯仰身軀低聲吟哦,繼而慷慨而歌,唱得是曹植的《怨詩》,“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司馬曜原本靜靜地聽,慢慢的笑容逐漸在臉上凝固,范寧和王雅對望一眼默不作聲,看謝安時,卻見謝安淚流滿面,淚水將胡須、衣襟打濕。

饒是謝安這么一個喜怒不形于色、百萬敵軍臨于江而不慌,極端矯情鎮定的人竟激動不已,快步走出自己的席位,來到桓伊身側輕輕捋住他整齊的胡須,顫聲道:“使君于此不凡!”

司馬曜此時面有愧色,因為方才的曲子,他聽懂了,也知道桓伊曲子里想表達的意思,但凡還有點血性的人,又怎么能不為止顫動?

只是這個時候,司馬道子輕蔑的一笑,只有王雅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夜宴結束,桓伊回到館驛,因他長年在外地任職,京城中并無家眷。第二日一早,桓伊帶上隨從,收拾行裝赴江州上任。桓伊乘車出城,沿青溪畔西行。清澈明凈的清溪曲折回旋,兩岸垂柳依依,青溪鑿于三國東吳孫權時期,為漕運要道,素有九曲青溪之稱。

車簾卷起,桓伊凝視著河面往來的小舟,思忖昨夜之事,范寧肆無忌憚地攻擊時政,皇上卻不置一詞,顯然與執政的謝安之間嫌隙已生,自己雖然為謝安表忠心,可皇上真的會因為自己一首怨詩而改變對謝安的看法么?自渡江以來,王導、桓溫、庾亮等權臣依次操持國柄,歷代皇帝都是個傀儡,而當今這個年青的皇帝似乎是個有想法的君主。自己這么做會不會被皇上認為,自己是站在謝安一邊呢?皇帝與權臣之間從來就沒停止過明爭暗斗,而他們藩鎮刺史的態度更是至關重要,想起來昨晚自己有點感情用事,這也是他早早起身去江州上任,離開京師是非之地的原因。

桓伊兀自深思,不想有人正在議論他,青溪畔泊著一條客船,船中約有四、五個行客,中有一人大袖散帶長身而立瀟灑自如,卻是桓沖的騎兵參軍王徽之,桓沖死后,王徽之奉詔歸京師,船行萬里,今晨剛至青溪。客船泊在溪側休息,船中有一客人手指路邊緩緩馳來的馬車道:“快看,車中之人是桓野王!”野王是桓伊的小字,淝水鏖兵后桓伊聲名鵲起儼然是個名人,眾人抻頭蹺足眺望,欲一瞻容貌,王徽之喚過身邊小童道:“你去告訴桓君,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