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地金錢鼠尾躺了一地,人數之多,簡直數都數不過來,這一幕絕對給了金必樹巨大的震撼。這一刻,他雖然不清楚國家大事,雖然不清楚各國的實力到底如何,雖然不清楚國家部族之間的關系如何,但他卻深深地認識到一點,未來的勝利,肯定會屬于大明!
有了這樣的想法,金必樹等人見到盧象升便納頭便拜,一開口就說他們朝鮮百姓苦不堪言,國君被奸人所殺,而他們不愿淪為建虜的奴隸,希望上國能救救他們,讓他們成為大明的一員,讓金樸鎮從此屬于大明!
他們的這番話,讓盧象升和曹變蛟等聽到的人都大吃一驚。對于這個要求,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盧象升對此有些猶豫,畢竟他是讀書人出身,條條框框對他的約束還是比較大的。但一邊的馮德華可沒有這種約束,一聽之下立刻對金必樹問道:“此乃爾等百姓肺腑之言?”
金必樹沒見到正主說話,正心中惶恐著。因此,一聽到有人回應他們,立刻大喜,連忙保住金大腿道:“是我等所有金樸鎮百姓的肺腑之言,心甘情愿之舉。要是大人不信,可以派人去鎮那頭問問,草民保證這是所有人的心愿!”
馮德華一聽,立刻叫過一名監軍,帶了一些人快去回去核實。而在這邊,金必樹等人則在嘮叨朝鮮早已國已不國,官軍肆虐,建虜肆虐,他們苦不堪言,生活都已經絕望什么的,巴拉巴拉地,反正就是在喊救命了。
沒過多久,那名監軍帶著人便回來了,向在場的幾個人稟告說,金樸鎮自愿加入大明是眾望所歸。
盧象升聽到這里,搶在馮德華表態之前對金必樹說道:“本官這邊還忙得很,你們先下去吧!”
金必樹一聽,還想再說,卻見陳繼盛那邊在給他打眼色,就看了看馮德華,無奈退下了。
等他們一走,盧象升便對馮德華說道:“朝鮮是我大明藩屬,乃是太祖欽定的不征之國。如若我們大明吞并了朝鮮,會讓其他藩屬國恐懼,要是有心人挑撥,到時候就是一場大亂!此事實在不好開這個口子!”
他用了勸說的語氣,是因為馮德華不歸他管,還是新軍的監軍,地位更是超然。
馮德華剛才沉默不語,沒有和盧象升作對,一個是敬佩盧象升,另外一個則知道盧象升是皇上面前的紅人,他沒必要得罪。此時聽到盧象升的解釋,就回答道:“朝鮮早已不是我們大明藩屬國了,太祖當年欽定朝鮮是不征之國的前提已經沒有,咱家以為,這樣的國之大事,還是稟告皇上,由皇上欽定吧!”
他通過自己的觀察,感覺年輕的皇上絕對會對此感興趣。因此就這么一說,只要把事情報上去,以后要算開疆拓土之功的話,自然也有他的份。
盧象升聽了,他自然不敢給皇帝做主,就給高應元和魏木蘭點了點頭。
高應元和魏木蘭在邊上從頭看到尾,高應元這邊還好,魏木蘭卻非常同情那些朝鮮百姓,她也沒有那些條條框框,更沒有開疆拓土的概念,只是想讓那些朝鮮百姓能有一份美好未來的希望,就立刻搶著稟告了。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有點意外,隨后便是歡喜。其實,他在以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把朝鮮納入大明版圖的意思。雖然朝鮮,特別是北部多山,可以說是個貧瘠之地,可朝鮮半島的位置卻很重要。
如果納入大明版圖的話,以后可以駐守強大的大明水師,不但可以俯視日本,進一步加大對日本的控制力,必要時候,出兵相當方便;而且整個渤海,東海全部將成為大明的內海,對于京師這邊的國防安全將起到一個很大的保障作用。
另外,一旦朝鮮納入大明版圖,那大明還可以從朝鮮半島出發,跨越太平洋,把大明的勢力擴大到美洲那個如今還屬于處女地的地方。
他隱約記得,后世時候,有一次不小心看到過一張世界洋流分布圖,這邊有個太平洋暖流到美洲墨西哥那一帶。就算是風帆船,只要找到這股暖流的規律,應該也是容易到達美洲那邊的。
對于后世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他的志向自然不可能只是大明而已,著眼世界是最基本的,他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都不為過。
為此,他在年初接見朝鮮使者吳達濟的時候,就已經說過,敢背棄大明者必滅之這樣的話。可要是朝鮮百姓主動要求加入大明,成為大明百姓的話,效果自然比硬生生地直接滅之占為己有更好了。
崇禎皇帝想了一會后,才回期盼著的魏木蘭說道:“朕對朝鮮百姓的處境很是同情,但只是金樸鎮一地的話,你讓朕如何答應之?那么小一塊飛地,朕要派多少軍力去駐防,保護他們免遭朝鮮和建虜的侵害?太小了不好辦的啊!”
說到這里,他停了停后補了一句道:“好了,既然戰事已經告一段落,朕就先去處理政務了!”
說完之后,他從聊天群中退出來,心情大好,當即吩咐擺駕后宮,今晚要和愛妃們樂呵樂呵去!
魏木蘭從聊天群中退出來,把情況都給盧象升他們說了。皇帝的回復其實很明顯了,光金樸鎮是不夠的!
這個答復讓盧象升楞了會,卻讓馮德華等人聽了大喜。邊上一直等著結果的陳繼盛更是大聲贊道:“朝鮮早已和建虜勾結在一起,是建虜的幫兇,早就該滅了他們了!”
對此,曹變蛟也是同意,贊同道:“不錯,一切敢于大明為敵者,我新軍必為皇上爪牙討伐之!”
“朝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大明乃是文明禮儀之邦,自然要拯救天下萬民于水火之中!”馮德華感慨地說道。
在場的這些人,除了盧象升還沒有說話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顧忌,都是直接滅了朝鮮的態度。
盧象升見此,想想他們的理由,想想剛才那些百姓的述求,想想自己了解的朝鮮情況,終于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