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劍宗劉備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2  作者:臨海墨
劉毅看著面色頗有些不善的便宜族叔,估么著其已經是在顧忌了盧植的面子,否則措辭就不是“魯莽”這么簡單了。

而被劉虞間接噴了一通的盧植面色十分沉重,他語帶慚愧的說道,“我卻是沒有想到會陰差陽錯的發生此等變故。”

盧植倏然起身,對劉虞行了一禮,“望伯安替幽州百姓受我一拜。”

這倒不是盧植矯情,雖然主要原因在張純身上,但是張純的行為其實代表了大多數郡守的想法,換一個其他人說不定同樣會拿劉備開刀。

按照大漢如今的官場潛規則,朝廷可以直接插手的只是一千石及以上的官員任免,而一千石以下的官員任命是郡守國相的權力范圍。

因此大部分郡守都會對朝廷破壞規矩直接插手任命的一千石以下官員抱有成見,所以在認為劉備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張純決定將其擼掉其實只是一個有些私心的郡守正常的想法。

所以盧植確實覺得發生這樣的變故有他的一份責任。

劉虞看了看身側的劉毅,又撇了撇保持著拜的姿勢的盧植,嘆息一聲,起身離席將盧植扶起,說道,“子干何須如此,若那張純行的正站得直,又何須驚惶子干的報復,子干毋需將他人之過攬到自己身上。“

“不過......”劉虞話鋒一轉,他輕咳了一聲,“你那弟子還需再磨練磨練脾性才是。”

盧植聞言頷首表示贊同,他也覺得劉備這樣行事不妥當,“我已經傳書斥責于他,告誡他若再如此行事便不再認其為弟子,劉備亦回信表示悔過,誓言不會再犯。”

劉毅聽到這句話不禁心中一動。

以劉備的小暴脾氣,除了曹操那一次受了衣帶詔,占了大義的名分,其他時間居然從來沒有主動搞過上司,難道是因為挨了盧植的教育?

畢竟古人尊師重道,如果被逐出師門可是極其嚴重的事件,而且劉備應該對盧植極為尊重,把盧植的要求放在心上也實屬正常。

劉虞聽了盧植的話也是微微點頭,這劉備能夠得到老伙計的重視說明才能并不差,或許只是缺失磨練,脾氣有些急躁,畢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既然其誓言不會再犯倒也不妨給個機會。

畢竟話已經說到了這份上,若是劉備再犯,毆打了族侄的下屬,盧植肯定不會再為這個弟子辯解,而且還會對自己這侄兒有所補償。

劉虞思索了一番后剛準備使個眼色讓劉毅答應,還沒來得及有動作便猛然想到一個問題,他連忙對盧植問道,“子干,你剛才說你那弟子文武雙全,實力高超,不知如今是何修為?”

他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那劉備這次是毆打的督郵,不代表他下此動手還是只針對屬吏,萬一此人秉性難移,與自家侄兒起了沖突想要動手也不無可能。

因為劉毅告訴過劉虞他有著無妄境的修為,所以劉虞下意識的就沒往這方面去想,直到剛才方突然驚覺這個問題。

就連見多識廣的盧子干都說他弟子實力高強,那么起碼也應該有無妄境才對!否則斷然當不起盧植如此評價。如此一來劉虞覺得就要把此事給問清楚了。

萬一劉毅被下屬當著眾人的面給痛毆了一頓,那么名望可就毀了,這可不是盧植能輕易補償的了的!

這還只是痛毆而已,萬一那人自知此后再也無望官場,打算亡命天涯,就此動了殺心,來個殺人后掛印離去也不無可能,畢竟那劉備可是有前科的。

盧植可不知道劉虞心里面居然在想這些,他聞言呵呵一笑,“我那弟子為中山靖王之后,不僅劍術極為高超,還有著無妄境高階趨近巔峰的真氣境界。”

果然!

劉毅聞言眉角一挑,眼眸中劃過一絲精光。

他前世就對劉備的實力有所猜測,如今聽到劉備居然有接近無妄境巔峰的實力絲毫不感到意外。

劉毅對劉備實力起了疑問是源于網友放的一個老版三國演義里面的一個動圖,那個動圖是劉備一手一個,將正在掰手腕角力的關張二人分開,那時候其他人看了只認為是演義的美化而已,僅僅當作一個搞笑圖片。

但劉毅出于老劉家的敏感性進行了一番深究,結果赫然發現......

劉備很可能真有那么強!

因為中原地區的地形原因,已經馬匹質量和數量的限制,漢朝軍隊還是以步卒為主,打仗也幾乎都是步戰,對于步戰而已,短兵器比長兵器更有優勢,所以有名的步戰將幾乎都是雙短兵器。

例如典韋,例如許褚,又例如......劉備。

劉毅看過《典略》里的片語記載:“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

劉備剛開始的名號可不是仁德,而是武力。

而且他發現,歷史記載里面劉備前期很多時候都喜歡親自動手,反而讓關羽殿后,在劉表期間更是因為生了贅肉表示很難過。

不鍛煉肌肉的人,會因為生贅肉而很難過?

尤其是當劉毅繼續挖掘了一陣后更是一臉懵逼。

這是啥?

原來以為是搞笑用的雙劍居然在古人眼中赫赫有名?堪稱一代宗師?

劉毅發現,在后世兵法書中記載的“軍隊劍法”“殺人劍法”主要分五家,這五種劍法被記錄在各種講解步兵戰法的兵法書中。

尤其是明朝,因為倭寇為患,既為了加強短兵相接的格斗能力,又為了克制倭寇劍術,所以明朝將領就深入研究了一番古代軍用劍術,對其記載最多最全。

比如,陽明先生王守仁的徒弟,明朝軍事大牛鄭若曾在《江南經略》有記載:“使劍之家凡六,曰馬明王、曰劉先主、曰卞莊、曰王聚、曰馬超、曰邉掣厚脊短身。”

抗倭名將胡宗憲編著的《籌海圖編》也有記載:“天下劍道有五:一曰馬明王、一曰劉先主、一曰卞莊、一曰王聚、一曰馬超。”

明朝武學大師、軍事家何良臣的《陣紀》更詳細給出介紹:“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也就是說,在從春秋到明朝,在真正戰場武學中,這五個人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大宗師。后世一千多年的冷兵器戰爭里,所有軍官、將軍、勛貴世家,都學習的是他們的劍術。

這五大大宗師之中,三國得其二!

其中,劉先主,就是劉備!馬超......自然就是馬孟起。

馬超的出手法,便是后世扶桑的“居合斬”,“拔刀術”,而所謂顧應法,取“左顧右應”之意,是極難大成的雙持劍技。

后世扶桑有名宮本武藏者,學了劉備顧應法,曰“雙刀流”,便打遍扶桑制霸東瀛,一時無敵。

劉毅當時看到深挖那些歷史感覺到異常可惜,就例如宮本武藏,換到中國歷史屬于明末清初的人物,他的很多劍術都學的那些倭寇搶回來的中國劍術典籍,不少還是明朝特意整理過發放給明軍的。

只可惜滿清入關后焚毀大量書籍,兵書更是禁銷之列,更在民間禁武,禁兵器。

很多兵書和武學書籍都是后來從扶桑回流的,所以就兵法劍道來說,反而扶桑在劍道上的傳承更完整。

正當劉毅在心中嘆息的時候,他的便宜族叔已經暗暗下了決定。

無妄境高階,接近無妄巔峰?還精擅劍術?

開始玩笑,不行!

萬一稟性不改弄傷弄殘甚至弄死了自家侄兒咋辦?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個面子不能賣!

上一章  |  我在三國加個點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