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宣德朝

第九十四章 南洋——永樂號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7-25  作者:涉江采木蘭
“沒什么好說的,大家先各自回家等待國朝軍隊清剿完土著叛軍吧。

稍后國朝軍隊會叫你們前去土著人的村鎮,你們把被土著人搶走的土地、財產、人口全都拿回來。你們要是看見有什么好東西多拿點也無所謂,不過注意給土著人留下必須的口糧、衣服、種子就行。

如果土著人有意欲反抗行兇者,可由你們自行決定如何處置!

但若是土著人順從你們,那便要記住三個原則三個搜查。

三個原則分別是不許侮辱婦女、不許毆打孩童、不許濫殺無辜,絕對不許跨越這條紅線。

三個搜查分別是搜查劫掠中原子民的罪魁禍首、搜查土著人家中的違禁品、搜查蘇祿國國王,第一個搜查就是要你們找出這段時間搶掠你們最兇的土著人或者是搶掠事件的策劃者。這些人抓住之后孤許你們“小小的”報復他們一下,不過注意留著他們的性命交給國朝軍隊審判。國朝軍隊肯定會給你們一個公道,不要怕這些人會逃脫法律的制裁。

第二個搜查就是收繳土著人家中的武器,不管是木制的還是鐵制的都不許讓他們持有。當然了,規格以內的剪刀、菜刀、繡針可以“酌情”保留。

這個“酌情”就要看你們的了,如果那家土著人平時跟你們關系不錯你們可以作保讓他們留下這些東西。

第三個任務,就是把逃跑的蘇祿國國王給孤抓回來。

以上就是孤要交給你們的任務,都聽清楚了嗎?”

朱瞻基的這些事情,看似有些過于守正。但是實際上,每一個命令當中都透露著陰謀。

朱瞻基讓中原子民們給土著人留些口糧和衣服,為的就是暫且穩住這些土著人。

土著人雖然不會因為一點點的好處而感恩戴德,相反還會仇視中原子民乃至于大明帝國的。不過一點點的好處,足可以穩住大多數土著人想要反抗的心。

他們會想著“既然那些中原人沒有趕盡殺絕,那不如先等等看吧”,只要他們有了這種想法就會落入朱瞻基的圈套。讓朱瞻基有充足的時間去從容布置移民、設置軍政機關、文化同化入侵這些事情,而一旦布置完成了南洋地區也就徹底的成為了大明帝國的一部分了。

再說那個“酌情擔保”,這就是讓中原子民們挑一些平日里老實的、跟中原子民們關系不錯的土著人樹立榜樣。一方面讓其他土著人們看見跟中原人處好關系是有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也是挑起土著人內部的矛盾。那些沒有被“酌情擔保”的土著人,基本上都會看那些被“酌情擔保”的土著人不爽的。

最后就是尋找那些土著人當中的“罪魁禍首”來處刑,這便是最簡單的震懾環節了。等蘇祿國國王落網之后,就把抓到的人犯全都公開審訊處罰。不僅可以讓中原子民們出一口惡氣,還能最大程度上的震懾土著人。

“太孫殿下!您這個處理方式非常完美,可是您好像是忘了一件事情。”

朱瞻基聞言向后看去,原來是陳天術的弟弟陳天正在說話。

“哦?天正有什么想要補充的嗎?”

“魚叉!”

“魚叉?”

朱瞻基有些沒聽明白,不知道這魚叉有什么可說的。

“或者說是以魚叉為代表的生產工具,這些東西一旦都收上來了那些土著人就真的斷了活路了。

卑職知道太孫殿下王霸之道并行的想法,一方面打擊土著人的勢力而另一方面再施以適當的懷柔政策來徹底的同化這些土著人。

可是這種政策的基礎就是不能再度讓土著人反叛來增加他們與咱們中原人之間的仇恨,所以說就要保證那些順從大明帝國統治的土著人有生存的手段與空間。

而很巧的是,這些土著人都以漁獵、農耕、挖礦為生。他們使用的魚叉、鋤頭、鑿子可都是不能保留在他們手中的違禁品,畢竟那些東西可是能支持他們造反的。

咱們不如效仿前元的“十戶一菜刀”的制度,在收集上來這些生產工具之后交給一個衙門進行統一的管理。而后再花些時間來甄別那些土著人是順從的,就可以酌情發放給他們這些工具。

比如說設置一個漁政司,那些順從大明帝國的土著人出海打魚之前跟漁政司進行報備。漁政司按照人數發放魚叉等工具,土著人出海回來之后再統一收回去。”

“妙啊!”朱瞻基大為贊嘆,狠狠的夸獎了陳天正一番。

就連李蕙玉這個特務頭子都感到陳天正是個人才,如此一來分化瓦解土著人會變的更加簡單。

“還有一件事兒啊,這個地方現在是大明帝國南洋大都司之蘭芳都司了。馬辰城也變成辰州府了,所以說你們都是大明帝國真正的子民了。

過兩天會有國朝的官員給你們統計戶籍,你們也要都待在家里不要亂跑!

上完戶籍之后你們當中的讀書人就可以準備考科舉、練武的就可以報名參軍或者是考武舉、商賈就可以正常交稅做生意了,反正你們今后的一切就都與本土的子民們一樣了!”

朱瞻基特意在這個時候說此事,便是要給這些中原子民們的心中打上一劑強心針。

“那個誰啊,陳天正你就不要去考武舉了。你直接編入孤的親軍,孤給你一個正式的職位干干。”

“多謝太孫殿下!”

“好了,孤要說的都已經說完了。你們現在就按照孤的指示去搜查土著人吧,可千萬不要違背了孤的命令。”

“諾!太孫殿下千歲!”

崔洛晴是個機靈的人,立馬站出來高呼了一聲口號。

而崔洛晴的話中的“太孫殿下千歲”也很有考究,具體意思就是告訴朱瞻基我崔洛晴唯你之命是從。

那一萬多中原子民們,也一個跟著一個的喊起了口號。

“走,咱們去看看成國公朱勇來沒來。”

朱瞻基見控制住了局勢,便叫上李蕙玉與陳天正去尋那成國公朱勇了。

果然,朱勇姍姍來遲了。

而且朱勇是跟著朱瞻壑身邊的。

朱瞻壑與朱勇在看見朱瞻基的時候,二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尷尬的神色。

他倆能湊在一起,這完全是巧合。

就在朱瞻基出城之后不久,朱瞻壑便也跟了出去。因為朱瞻壑想要趁機好好的表現一番,以此來打消朱瞻基心中對他的疑慮。

可好巧不巧的是,朱瞻壑這邊剛一出城就遇見了率軍前去增援的朱勇了。

二人既然是遇見了,那便也沒有分開走的道理。

于是乎他倆就這樣被朱瞻基給撞見了,還是在他倆聊的正歡之時。

“呦呵?孤是不是打擾二弟與成國公之間的交流了?”

朱瞻基陰陽怪氣的諷刺了二人一句,勒馬轉身就要走。

“大哥請等一下,臣弟有重要的事情與大哥說!”

“什么事情?”

“關于長沙前衛回國休整的事情!”

“長沙前衛?回國休整?”

朱瞻基聞言有些不可置信,他似乎不認為朱瞻壑會主動放棄軍權。

可是朱瞻壑也不知道是被什么豬油給蒙了心了,一心就想著跟朱瞻基混。為此朱瞻壑不惜攆忠于他漢王一系的長沙前衛回國,為此朱瞻壑更不惜與成國公朱勇決裂。

“還有成國公麾下軍隊賞罰的問題,也要跟大哥您說一聲。

剛剛臣弟與成國公聊了聊,發現成國公征討一個最簡單的新島地區都浪費了很長時間。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成國公麾下的軍士們目無軍紀,不少戰艦趁旗艦不注意擅自登上過路得島嶼進行劫掠。

臣弟懇請大哥徹查此事,若有違紀者當以軍法論處。

而成國公本人,也要追責!”

朱勇:?

朱瞻基:??

李蕙玉:???

一個人說話,三個人疑問。

“郎君啊,看來這二殿下是要徹底的投靠你了。

當然了,也不能排除二殿下是要騙取郎君你的信任而已。”

李蕙玉趴在朱瞻基的耳邊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言語間對朱瞻壑不是那么的信任。

“成國公啊,你對此有什么可說的?”

朱瞻基沒有理會朱瞻壑,而是直接向朱勇發難。

而朱瞻基在訓斥朱勇的時候,還不著痕跡的把朱瞻壑往自己身邊拉了拉。

朱瞻壑見狀大喜,他知道朱瞻基這是對他的做法感到滿意了。

“末將治軍無方,請太孫殿下責罰!”

朱勇橫下一條心來,翻身下馬跪地請罪。

而朱勇的眼神當中,透露著對朱瞻壑的兇惡之意。

“起來吧,畢竟你成國公也是國朝大將不宜責罰過重。

等晚些時候成國公你回營后自行整頓一下,把那些違紀的軍官打些板子就可以了。”

朱瞻基這是屬于典型的“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這讓朱勇很是受用。

“末將多謝太孫殿下!”

在擺平了朱勇之后,朱瞻基沒有選擇繼續“追擊”來徹底的攻破朱勇的心理防線。而是選擇了暫時對朱勇進行冷處理,好給朱勇一點時間讓他自己考慮清楚應該投靠誰。

在事情都處理完后,朱瞻基才算有時間掏出來那張朱棣的信件看了一眼。

“什么?大父要親征南洋了?”

映入朱瞻基眼簾的,正是一個斗大的“親征”二字的朱批。

“大哥您倒是說明白啊,大父怎么就要親征南洋了?”

朱瞻壑也懵圈了,他算出了朱棣親征的想法但沒想到朱棣能這么著急。

“你之前跟孤說過的那艘大船,現在已經徹底的入海編隊了。

大父給那艘巨艦起名為永樂號,還裝了整整一百門永樂大炮。現在大父乘坐著那艘巨艦率領著一萬兩千多水師從劉家港入海,直奔辰州府而來了。

同時鄭和將軍、林清泉將軍也已經平叛完成,下西洋艦隊的主力也即將抵達辰州府。

也就是說,大明帝國集中將近九百余艘格式艦船于辰州港。大父更為了彰顯國朝之軍威,將南洋地區的所有國王、有名望的士紳也都請到了辰州府做客。”

九百艘戰艦,還都是頗有體量的中、大型戰艦。朱瞻基已經可以想象的到,屆時的辰州港將會是如何的熱鬧了。

這還不算每艘戰艦的小型輔助船,如果把那些小船也加進來估計要有一千五百多艘大小戰艦云集于辰州港了。

“所以說大父要咱們做好接待工作了?”

朱瞻壑看了眼有些發懵的朱瞻基,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道。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孤倒是有些心疼國庫了。

這兩年國庫存銀、存糧暴增了八倍有余,就去年遼東和草原兩邊兒一起打仗都只花了不到十分之一。但是此番南洋遠征,光是建造戰船的花費就要用出去一半兒的錢財。

還有征募的水手、調動的軍衛,都是要發放獎賞與糧食的。

估計等咱們回國了,就能看見一個空蕩蕩的國庫了。”

朱瞻壑聞言也是倍感無奈,誰叫他們那個大父是個好戰分子呢?

而朱勇看著朱瞻基與朱瞻壑二人親密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作嘔。

他本來還對朱瞻壑有些好感,甚至說有些要扶持朱瞻壑爭儲奪嫡的心思。

不過在經歷了今天的事情之后,朱勇已經徹底的看出來朱瞻壑是朱瞻基忠心小弟的事情了。

“不行,得想想該怎么討太孫殿下的歡心了。

這漢王一系真是徹底的不行了,再不改換門庭可就來不及了!”

朱勇在心中不斷的盤算著,終于是給他想出來一條妙計。

“太孫殿下,請問這南洋大都司的都護使的人選上位有心儀的將軍嗎?”

南洋地區跟烏斯藏都司一樣,都是設置布政使、都護使(就是指揮使)、按察使各一名。境內的行政區也是府縣制與都督府制相結合的制度,朱棣用這招擺平邊境少數民族可謂是屢試不爽。

“沒有,怎地成國公你有推薦的人選?”

朱瞻基呵呵一笑,不知道朱勇的心中在打什么算盤。

“末將自請于南洋大都司就任都護使一職,請太孫殿下在上位面前為末將美言!”

上一章  |  宣德朝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宣德朝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