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宣德朝

第九十五章 南洋——閱兵式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7-25  作者:涉江采木蘭
朱瞻基沒有搭理朱勇的毛遂自薦,反而是對朱勇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成國公不必因孤的態度而屈尊鎮守南洋,等明年遷都之后咱們還有的是時間接觸呢。”

朱勇很茫然,但是他還不敢去問朱瞻基這話是什么意思。

而且朱瞻基也沒工夫搭理朱勇,他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呢。

朱棣到辰州府了。

朱瞻基還是預判的有些出入,這辰州府可是足足云集了大小戰船兩千艘。水陸正規軍七萬四千余人,南洋中原子民組成的民兵六萬兩千余人。還有東南亞、南洋地區所有藩屬國的國王、高官、士紳,朱棣要在辰州府舉行一場空前絕后的水師閱兵儀式。

朱棣不光是舉行閱兵儀式,還跟諸國國王簽訂了一系列的宗藩條約史稱《辰州條約》。

而朱瞻基等人也被朱棣給提前叫上了永樂號,在閱兵儀式與《辰州條約》簽訂之前朱棣還要與朱瞻基商議一下對南洋地區的基本態度。

朱棣與跟隨朱棣而來的陽武侯薛祿(其余大將不是在遼東就是在順天府,就剩這個家伙跟朱棣來了)都對南洋地區持激進態度,想要通過各種苛刻的條約去盤剝南洋地區充實本土。

而朱瞻基與朱瞻壑兄弟則是持維穩態度,主張在南洋地區多施以懷柔去同化土著人。

“大父,您應該知道窮兇極欲于一時會遺禍萬年的道理吧?

大明帝國要長治久安的統治南洋地區,便不可以太過于激進。”

“可是基兒你也知道,這國庫又空了。不從南洋地區多收繳一些利益,怎么能夠彌補回來呢?”

“陛下,可否容臣妾說兩句。”

李蕙玉見朱棣與朱瞻基針鋒相對的互不相讓,便出列施了一禮準備說話。

而朱棣身邊的胡善圍和朱瞻壑身邊的女官見狀都驚呆了,這天家人說話哪里有女官插嘴的道理。

“李蕙玉你太放肆了,這是陛下與太孫殿下之間的政務議事豈容你來多嘴?”

胡善圍出來厲聲呵斥了李蕙玉,還對李蕙玉打眼色讓讓她趕緊認錯。

朱棣的眼神當中也閃過不喜之神色,不過礙于朱瞻基的面子沒有發作罷了。

“胡尚儀你且先退下,容這個小丫頭說兩句。”

“多謝陛下不罪之恩。”

李蕙玉淡然的一笑,而后開始了她的表演。

“臣妾自泉山府之戰親率精銳追擊呂宋國國王,跋涉于山水之間、殲敵于風浪之下。

幾番追擊皆讓那呂宋國國王遁逃而走,后幸而有太孫殿下發布安民之令方擒呂宋國國王于北港之中。太孫殿下斬土著之窮寇而未殃及其民眾,奪土著之田地而未斷絕其生路。

故有千百之土著人百姓,贏糧而影從。其未必仇視我大明帝國,而皆是那呂宋國國王之挑唆也。太孫殿下安民之令發布以來,土著百姓欣然而與中原子民交好。

亦為臣妾提供呂宋國國王之行蹤,臣妾又連結北港府之土著豪紳共捕呂宋國國王。

夷狄之人亦是陛下之子民,雖不言同視而語亦不可差之過甚。如此方可攬人心而固基業,南洋之地方能歸我大明帝國之所有。陛下欲意擄掠之舉,雖可取一時之暴利但無有長久之利益。太孫殿下之安民政策,方可令南洋為我大明帝國長久提供所需之利益!”

“想不到你這個小小的女官還有如此的見解,當真是令朕驚訝呢。”

朱棣本想糊弄一番就讓李蕙玉下去,結果聽完李蕙玉的話后才發現這個小丫頭不簡單。

“去年基兒征討遼東的時候,就是你這小丫頭一箭射中了建州女真叛軍首領滿赫里吧?”

“正是臣妾!”

“哈哈哈,好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奇女子!”

朱棣臉上掛著微笑,看著李蕙玉的模樣就不禁想起了徐皇后年少時候的模樣。

“怪不得云兒那么稀罕這個小丫頭呢,若非她是個朝鮮人云兒肯定會力保她做基兒的正妻呢。”

朱棣正胡思亂想著,突然間就被薛祿打斷了思緒。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嬉何肆,湯何殛焉?”

薛祿這個大老粗突然冒出來一句《楚辭·天問》當中的句子,可著實是讓朱棣聽笑了。

事實上薛祿的這番話,還是從劉復光哪里聽來的。

這家伙升官入京后逢人就說太孫殿下多么多么的好,就是太寵愛身邊的那個小女官了。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個不小心就讓薛祿聽了去,薛祿還特別留意的給記了下來。

薛祿的言辭里就是在攻擊李蕙玉,說她“魅惑”朱瞻基欲行那“女主干政”之事。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物有微而隕生兮,聲有隱而先倡。”

朱瞻基趕忙回了薛祿一句《楚辭·悲回風》,看看這家伙還能不能接下來。

朱瞻基這是替李蕙玉喊冤,說是有小人構陷李蕙玉。而薛祿這個半文盲當然沒聽明白,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回答朱瞻基什么。

“好了,好了。咱們這是在討論南洋地區未來的安排呢,薛祿你總往人家基兒的貼身女官身上扯什么?”

朱棣出來拉偏架了,言語間全是向著朱瞻基的意思。

“不過基兒你在南洋的政策確實是懷柔了不少,雖說也幫南洋的中原子民們報了仇但朕總感覺還是不夠爽利呢。朕當年讀書的時候,就喜歡《吳子》當中的那一句“凡兵之所因者,爭名、爭利也。”咱們出來打仗,為的不就是個名利嗎?

你若是對那些土著人太好,可是收不到多少名利的。”

“夫將之所以戰者,民也。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斗,氣奪則走。

咱們在南洋的戰爭已經把氣勢都給打完了,再繼續鼓動雙方之間的矛盾可不好。為了長治久安的統治南洋地區,大明帝國必須施以適當的懷柔。讓那些土著人給咱們干活歸干活、對那些反抗咱們的土著人鎮壓歸鎮壓,但是至少要保證他們能活著、能活的還不錯。

在保證中原子民們生活富足的前提之下,給與土著人一些多余的資源也未嘗不可。

屠殺和壓迫不能征服一個民族,唯有潤物細無聲的同化才能征服一個民族。”

“孫兒也贊同大哥的想法,恩威并施才是王道。所謂君臣各能其分,則國寧矣。諸族各顯其能,則國昌矣。我們要防備土著人甚至說從他們的身上攫取利益,但是絕不可干出那等子趕盡殺絕的事情。

大哥在烏斯藏都司和遼東地方的那么多辦法,哪一點不能用在南洋呢?

只要大父您用一顆包容的心,相信百十年后南洋的土著人都會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話以身為大明帝國的子民而自豪呢。這才是真正的開疆拓土,這才是真正的征服之道!”

朱棣在朱瞻壑的竭力勸阻之下,終于是接受了朱瞻基的想法。

“好吧,就暫且先聽你們兩個小子的吧!

既然方案已經確定下來了,就等著內閣六部一起開個會擬個章程就行了。這些事情都不需要著急,現在你們陪朕一起去檢閱水師才是要事!”

朱棣避過了這個敏感的話題,拉著朱瞻基向外走去。

這永樂號不愧是天下第一戰艦,橫在港口前面宛如一只遠古兇獸一般。

朱瞻基一出去,就看見數百名南洋諸國的國王、高官、士紳們齊聚在甲板上。

這些南洋的土包子們看著巨大的戰艦與船舷上火炮,連連的發出陣陣驚嘆聲。

“諸位看夠了沒有?看夠了咱們就一起去辰州府的觀景臺上面參加檢閱儀式吧!”

朱棣看著這些南洋人那副沒見過世面的眼神,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子傲然之氣。

我大明天下無敵呀。

“大明帝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暹羅國國王離朱棣最近,在聽見朱棣說話之后便立馬跪下問安。

能當大明的狗真是臣的榮幸。

暹羅國國王內心如是說。

“愿為大明帝國皇帝陛下之鷹犬,愿為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守衛南洋!”

真臘國國王看見暹羅國國王表現了一番,心中升起一股子嫉妒來。

不甘人后的真臘國國王也學著暹羅國國王的話跟朱棣表忠心,那神態還非常的諂媚。

暹羅國國王看了真臘國國王一眼,心中想著這家伙居然敢搶他的臺詞?

“大明帝國皇帝陛下乃神人也,豈會要你這家伙當鷹犬?

誰不知道真臘國窮鄉僻壤、軍隊戰斗力乃是南洋之恥,還是臣的暹羅國富甲一方、軍隊精銳強悍。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想要錢、糧、人,臣都可以!

臣才是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最忠實、也是最兇悍的鷹犬,萬望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明查啊!”

“好家伙,還有搶著給咱們大明帝國當狗的呢?”

朱瞻基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朱棣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皇帝,把這些南洋藩國的國王震懾的是一個來一個來的。

“都起來吧,你們都是我大明帝國的忠臣。朕自會一視同仁、不偏不倚的對待你們的,只要你們能夠安安分分的在自己的國家為大明帝國做事就行。”

朱棣叫眾人都平身,而后率先走下懸梯從永樂號上來到了辰州港里。

剩下的文武百官與藩國臣子們也都魚貫而下,皆是一副大氣也不敢喘的樣子跟著朱棣來到了觀景臺上。

“告訴水師可以檢閱了。”

隨著朱棣的一聲令下,剛才還雜亂無章的明軍水師戰艦便立馬跟著令旗調整位置。

而大明帝國的水師不愧是現在最強大的水師,兩千艘大小戰艦在旗語的指導下只用了半個時辰不到便調整好了隊列。

其中最強大的永樂號,自然是穩居最中間的位置以讓各路藩國國王觀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承九五之尊,以順先帝之遺志。勵精圖治、開拓海外,至于今朝大明帝國之風帆可恣意遨游于大海波濤之上。今時今日,朕感慨萬千。

爾等水師將士,皆乃大明帝國之棟梁。朕特此檢閱爾等,萬望爾等可保持此開拓進取之心,將大明帝國之日月五星國旗飄蕩于天下各處。

欽此!”

所謂“以順先帝之遺志”,這完全就是開玩笑了。

朱棣剛登基的幾年,確實是恢復了朱元璋時期的所有政策。

不過在朱瞻基主持改革以來,朱棣可謂是把朱元璋的那一套全都給改了。

朱元璋要永世供養他的子孫,朱棣就要宗室們自謀出路。

朱元璋要行海禁,朱棣就要下西洋。

朱元璋要廢丞相,朱棣就要設內閣。

朱元璋看不上商賈,朱棣也看不上但是朱棣會利用商賈。

朱元璋還要朱允炆繼承皇位,朱棣就要把皇位給搶過來。

其實按道理來講,朱棣的廟號應當是“明世祖”。不過朱高熾為了掩人耳目,宣揚朱棣繼承皇位的正統性才給了朱棣“明太宗”的廟號。

“世”這個廟號,多用于世系轉移或者帝國政策有較大改變的時候。

不過就算是朱瞻基,也不敢給朱棣上一個“世”的廟號。畢竟朱棣這個皇位,跟正牌的“明世宗”嘉靖還有些不一樣。人家嘉靖的世系轉移好歹是合法的,畢竟武宗掛的太離譜。

但是朱棣這個世系轉移,可多少帶點非法的意味。

話不多說,大明帝國的第一次的海外閱兵儀式正式開場了。兩千多艘戰艦總共出場了一百艘最大的、最有氣勢的進入辰州港巡航,剩下的都在辰州港外巡航。永樂號率領的百艘戰艦當中,還有足足八條寶船。這些寶船都是鄭和這幾年督造的,一起出場足夠讓所有人感到驚訝了。鄭和本人則站在永樂號的甲板上,十分意氣風發。

“奏樂!”

陸地上的陸軍也挑選了最精銳的一萬人組成了十個方陣,在嘹亮的軍歌聲中開過了觀景臺。

而陸軍方陣之后,則是梁道明的蘇門答臘國軍隊。這支軍隊全都是南洋中原子民組成的,武器裝備也是清一色的大明帝國制式配置。朱棣此舉就是在宣威,告訴所有人現在的南洋是中原人說了算了。

上一章  |  宣德朝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宣德朝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