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內燃機?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17  作者:玩蛇怪
“蔡知司,知院來了。”

韋煥之見到蔡質還在機器面前敲敲打打,便上前提醒。

然而蔡質好像沉浸在其中沒聽到。

直到旁邊的工人推了推他,這才讓他回過神來,然后回頭看向眾人,露出一張沾染了油污的臉。

他看到趙駿,先是一臉驚訝,隨后又想起了什么,連忙扔下手中的錘子,咧嘴一笑,露出白色的上排牙齒,拱手道:“下官見過知院。”

“蔡知司可比上次見的時候黑多了。”

趙駿扭過頭對眾人打趣道:“以前的白面書生,如今卻變成了黑臉的張飛。”

張飛的具體模樣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但隋唐時期流行水上木偶戲塑造形象,就漸漸有了大胡子老粗的原型。

比如李商隱就在詩里寫“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之后到了宋朝說書漸漸流行,形象更加立體。直到明朝《三國演義》,就算是徹底成型。

所以張飛的形象不是到明朝才有,而是隋唐、宋元慢慢有了口口相傳的故事,之后羅貫中加以匯總改編,才有了四大名著。

這一點不止是《三國演義》。

《西游記》當中的孫悟空形象也是如此,從漢到南北朝就有猿猴傳說,當時人們的故事里它還只是一種半人半獸的怪物。

到唐朝時期這種形象和傳說細節更加豐富立體。

如唐朝傳奇《補江白猿傳》,里面的猿猴就有文化、能法術、會武功、可飛行,甚至還有金剛不壞之身,自此把以前的妖怪形象增添了幾分神性。

到了宋代,孫悟空的原型就基本出現,被人稱為猴行者。

廣泛流傳的故事內容是猴行者因搶強民女或者偷東西吃,被神仙降服,然后改邪歸正成為神靈。

并且這一時期又流行起了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傳說,于是猴行者的故事又變成了它早年偷吃蟠桃被貶下凡,最后護送玄奘西天取經。

甚至宋朝人根據當時普遍認知的猴行者有“金剛不壞”“上天入地”“變化多端”等神通,還杜撰了它被唐太宗敕封為“鋼筋鐵骨大圣”的說法。

之后到了元朝的元雜劇里,孫悟空的形象就差不多已經完善。等到明朝吳承恩寫了《西游記》,就有了后世我們熟知的齊天大圣孫悟空。

所以四大名著里除了《水滸傳》和《紅樓夢》以外,《三國演義》和《西游記》其實在唐宋就已經有了雛形。

趙駿說蔡質是黑張飛,就來源于唐朝水上木偶戲以及宋朝說書人的形象塑造。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趙駿開玩笑,大家也哈哈笑兩聲表示這很好笑。

蔡質笑道:“下官雖然是公司知司,但上面背負著朝廷的期望,下面有那么多工人要吃飯,又怎么能只呆在衙署坐享其成呢?”

他說著又想起了什么,找補道:“之前上面說知院要來,下官本來是要去迎接的,可沒想到這東西出了問題,就一直在修,結果就忘了這事,還請知院恕罪。”

“說得好。”

趙駿聽到他的話,豎起大拇指道:“朝廷就需要像蔡知司這般埋頭苦干的官員,我又怎么會怪罪呢?若天下官員都是如此,何愁國家不能興旺。”

“下官慚愧,只是盡守職責而已。”

蔡質忙道。

趙駿轉過頭看向那機器,問道:“好了,來跟我說說,這是什么?”

“這是下官與幾名工人一起研制的蒸汽機。”

提起這機器,蔡質一下子來了精神,指著那機器說道:“知院請看,朝廷弄了很多蒸汽機來鋼鐵廠,這些蒸汽機經常會有壞的時候,下官就想著研究一下內部構造,于是拆了幾臺蒸汽機。拆了之后,下官驚訝于其中之精密,于是就潛心鉆研了數年,去年忽然有了想法,便研制了這種機器。”

他介紹道:“這機器體型會小許多,內部構造與大機器也完全不同,下官在這個位置。”

說著敲了敲那機器的上面外壁道:“這個位置是機器心腹,下官在里面做了一個空心設計,下面做了一個塞子,然后這里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當蒸汽進入其中的時候,會推著下面的塞子不斷轉動。”

“還有這個位置,下官弄了一些彈簧,它們會隨著氣體的流進流出而上下起伏,這樣吸氣,往下壓,再往上升,排氣,形成了一個連貫循環。”

蔡質在機器上下兩端四處摸索指點,由于外面是鋼鐵,里面怎么個設計完全看不懂,自然也就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趙駿傻傻地站著,很想說蔡師傅,別念了別念了。

可他也只能一邊云里霧里,一邊硬著頭皮裝作聽懂了的樣子點點頭說道:“然后呢?”

“然后塞子會帶動下面的杠子,連著外面的轉盤,轉盤又有鋼軸,下官就在想如果在外面裝幾個輪子,那是不是就可以帶著跑了。”

蔡質比劃了一下道:“就像火車一樣,只不過它比火車要小很多,但使用起來應該會更加方便。”

好嘛。

這下趙駿聽懂了。

蒸汽汽車?

這玩意兒不會就是內燃機吧?

趙駿瞪著眼睛道:“你能具體說說它怎么運作嗎?”

“很簡單啊。”

蔡質拍了拍機器的中間位置道:“就是利用蒸汽推著下面的塞子往下落,塞子連著的杠子就會動,等蒸汽被排走了,塞子又會升上來,再推進蒸汽,塞子再落下去,再排出蒸汽,它再上來,就像人呼氣、吐氣一樣。這一吸一吐之間,就能迸發出力量,從而帶動外面的輪子轉動。”

“沖程?”

趙駿試探性問道。

“什么是沖程?”

蔡質一頭霧水。

他們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命名,只知道籠統地介紹機器的運轉方式。

至于什么“運動”“壓縮”“做功”“沖程”之類術語,根本不知道。

“沒什么。”

趙駿扶額,感覺頭皮好癢,要長腦子了。

他想起了初三物理課。

隨著蔡質的講解,他腦子里居然浮現出了早就快忘掉的初三物理第一章機械能的知識。

隱約間回憶起來,這好像就是機械能當中的壓縮沖程。

可惜他初中的時候數學化學物理水平就很一般,高中就文理分科去了文科班。

而且高中數學也學得不怎么樣,高考文科數學那么簡單才考96,全靠文綜語文和英語拉分才去的人大。

要是初中數理化知識再加把勁,好好認真鉆研一下,又怎么可能現在才想起這點知識點,甚至還是一知半解,聽得不是那么明白呢?

“我不知道什么是沖程,但我就知道它能夠帶動鋼軸就行,里面的氣體會讓下面的軸動起來。”

蔡質說著嘆道:“唯一的問題就是之前試過了幾次,下面的鋼軸有的時候會出故障,而且動得很慢,比火車還慢,力量似乎不是很足。”

“說起來”

趙駿想了想道:“我有個想法。”

“哦?”

蔡質來了興趣道:“知院覺得我的設計有什么問題嗎?”

“不是。”

趙駿說道:“只是覺得,如果把里面的蒸汽換成別的氣體,會不會力量更大,跑得更快?”

蔡質思忖道:“知院說的不會是火藥吧,我之前就想過,但這怕是不容易實現。”

“不是火藥,是汽油.算了,到時候我會派人把東西給你送來。”

趙駿說道:“你可以用那個東西試一試。”

他眼里充滿了期待。

如果蔡質真的搞出汽車的話,那就出大事了。

趙駿作為歷史系其實對工科不太了解。

但托世界歷史這門課程的福,對西方歷史卻一清二楚,包括工業革命里一些發明和細節。

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蒸汽作為動力其實已經在西方有了一些認知。

比如1680年,牛頓曾經設想用蒸汽作為噴射動力,發明一種靠噴射行走的汽車,只是難以實施而作罷。

1670年惠更斯則異想天開,認為可以用火藥作為推動,并且發明了這種采用火藥在氣缸內燃燒膨脹推動活塞做功的機械,即“內燃機”。

因此實際上的蒸汽汽車和內燃機根本不是工業革命之后的產物,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經存在。

只不過受限于當時的材料,雖然有這方面的想法,卻很難實施。

直到1769年,法國人尼古拉斯·古諾才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汽車,此時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之后的第九年。

可見很多時候人們缺乏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讓想法成為現實的材料,就像蒸汽機在瓦特改良之前就有,可瓦特利用橡膠改變了關鍵性的鉛環,完美解決了密封性問題,就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

蔡質天才般的想法讓趙駿興奮。

如果他真的如歷史上的惠更斯那樣,搞出了內燃機的話,只需要把蒸汽材料替換成石油,再解決火花塞的問題,那豈不是就有汽車了?

仔細想想,當別人還在封建原始社會的時代,大宋有火車、汽車、輪船,那該是怎樣的一場降維打擊啊。

“若知院有替代蒸汽作為力量來源的東西,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蔡質說道。

“嗯,你的創新發明非常重要,朝廷很重視。”

趙駿說道:“這樣,我允許你自己組建一個研發團隊,可以找熟練的技術工人一起研發,經費由集團利潤承擔,并且也不要用這些質量較差的廢材了,用最好的鋼鐵打造,爭取早日完善這臺機器。”

“多謝知院!”

蔡質大喜過望,他折騰了一年才折騰出這個殘次品,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多方面原因。

一是他經常只能處理了公司集團的事務,閑暇時候才能過來研究。

二是研發團隊薄弱,每次都只能找一些感興趣的工人,別的工人要么上班沒空,要么下班只想休息,不愿意過來。

三是材料不過關,用的都是鋼鐵廠淘汰下來的廢材,用這種材料進行高壓操作,那自然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蔡質的研發進度一直不是很順利,目前也只是搞出了這東西,還沒有進行過裝載實驗。

現在有了趙駿的話,他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參與其中。

“行,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趙駿叮囑道:“在這件事上你要多用心,我相信它的作用和潛力非常大,如果能夠實驗成功,即便用五年,十年,二十年也在所不惜,明白了嗎?”

“是,請知院放心,如果能夠成功運行,我會第一時間打造一輛可以在地上跑的車。”

蔡質拱拱手,激動地道:“若它能夠像我想的那樣可以在地上運行的話,我會親自駕駛著它,開到汴梁讓知院看看,下官沒有辜負朝廷的信任。”

“很好!”

趙駿滿意地點點頭,沒有在意對方身上的臟亂,拍了拍他滿是污垢的肩膀道:“我看好你。”

說著笑了笑,轉頭離開。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蔡質眼里滿是興奮與感動,興奮的是自己可以大展拳腳,感動的是知院如此信任他。

要知道這項研究花費肯定不小,若是沒有出結果的話,那就是浪費財政。

可以說知院寧愿浪費錢財,也愿意信任他。

這份信任自然也讓人動容。

這邊眾人簇擁著趙駿離開。

等走出了廠房,韋煥之詫異問道:“知院,蔡知司的研究怕是要花不少錢,萬一沒什么用處可怎么辦?”

“會有用的。”

趙駿笑了笑。

韋煥之撓撓頭道:“下官倒是沒覺得有什么用處,既然有火車了,又何必再做別的,那東西就算做出來了,又哪有火車便捷?”

“伱不懂,它的重要性,遠遠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決定了未來的國運。”

趙駿雙手背負在身后,眺望著遠方露出笑容。

火車是火車,汽車是汽車,二者不能一概而論。

歷史上很多發明初看起來無用,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現在蔡質的發明還不知道具體是個什么東西,可如果真的是內燃機,那就大發了。

后世汽車工業的作用有多大,趙駿自然清楚。

德國日本兩個二戰戰敗國,不就是靠著汽車工業一直霸占著世界GDP第三和第四名的位置嗎?

因此即便不確定蔡質是否在研究內燃機,甚至可能后來證明蔡質的發明就是無用物,哪怕為了那萬分之一的幾率,趙駿也必須要去賭。

這事關大宋的未來,也事關大宋能夠在幾十年內迅速崛起,完成趙駿定下的百年內制霸整個東亞,成為東方一極的戰略。

所以這無關其它,純粹就在于大宋需要這樣的開拓精神,以此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決定未來的命運。

(本章完)

上一章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