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四百四十四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26  作者:玩蛇怪
六月盛夏,幽燕路愈發炎熱,各地州縣都忙著救災。

在這一片繁忙之中,位于北平城內的劉家宅邸,卻是一片寂靜。

自從析津府淪陷,城內一片大亂,劉家的情況也不是很好。

好在他們投降的比較快,財產得以保全,劉二玄、劉四端、劉五常三兄弟也在官府謀了幾個職位。

像劉二玄現在是修武郎,劉五常是北平府團練使。

劉四端當初立過功,充當劉三嘏與劉六符之間的聯絡人,如今是幽燕路轉運司府下轄的一個推官。

可以說雖然劉二玄與劉五常只是沒實權的散官虛職,但劉家也有三個實權官員。

如劉三嘏跑到大宋之后,考上了進士,開始被授予將作監丞,之后任秘書省著作郎,國子博士,秘閣修撰等文職官。

而劉六符級別更高,他雖然沒有考過大宋的進士,但在遼國畢竟擔任過宰相,哪怕遼國宰相也分三六九等。

劉六符擔任的南府宰相就是高官中級別最低者,因為南府是管漢人,北府才是管契丹的權力中心。

除此之外,兩府宰相又被兩院樞密使分權,上面還有兩院大王。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即便不包括那些耶律家、蕭家的王爺,在實權方面劉六符要排在十多名開外。

可再怎么樣也是宰相,遼國最高權力中樞的一群人之一,至少也相當于大宋某部尚書,而且還是一級機構加候補同知銜的正二品尚書。

所以他投降過來,級別肯定不能太低。哪怕不給予他同等職務,也應該不能降得太多,最合適的就是某路轉運使。

再考慮到他投降反正的功勞,經過政制院商議,最后趙駿裁定讓他擔任京東西路安撫使。

這個職務是慶歷二年設立的,主要是在寶元到慶歷年間,河南多地發生災禍,有不少人淪為盜匪,以至于治安較差。

為此朝廷在內地一些匪患比較嚴重的路臨時設安撫使,負責調動地方廂軍,清剿匪患,管理災情。

最近幾年國泰民安,匪患漸漸平息,大部分地方的安撫使都遭到了撤銷,但為了安置劉六符,就保留了京東西路安撫使。

如此一來,雖然這是個實權職務,而且名義上也是一路大員之首,可由于匪患大量減少,導致安撫使的作用就只有防范災情,實權大大減少。

這樣級別高,權力少,卻又的確是個實權的職務,給予他就非常合適,算是兩全其美。

因而現在劉家六兄弟,除了早逝的劉一德以外,兩個閑散官,三個實權官,不能說在大宋門第顯赫,那至少也比其他投降過來的幽燕世家好得多。

此刻除了在大宋腹地任職的劉四端和劉六符,劉二玄、劉四端、劉五常三人齊聚于府邸,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不是很好看。

偌大的劉府后廳堂屋內,奴仆奉上茶水,倒退著出去,很快屋子里就只有三兄弟坐著。

沉默片刻,劉二玄說道:“楊轉運使已經找我談過話了,他們應該也找過你們談話,這件事情你們怎么看?”

劉五常冷笑道:“我能怎么看?誰樂意誰去,我反正不去。”

劉四端看向劉二玄茶幾上的兩封書信道:“三兄和六弟是什么想法?”

劉二玄拿起那兩封書信揚了揚道:“老三和老六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說是按照朝廷的意思辦。”

劉四端沒有說話。

劉五常急道:“怎么可以這樣,我劉家百余年的基業毀于一旦,三兄和六弟就不能跟宋國朝廷.”

“老五!”

他話還沒說完,劉四端就打斷道:“注意你的用詞,是朝廷,不是宋國朝廷。”

劉五常默然了一會兒,冷聲道:“不管怎么樣,他們想收走我們的土地,把我們的家族遷徙至南方,就不該如此。這樣的朝廷,我又怎么能認?”

“需要你認嗎?”

劉四端冷笑道:“你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們是降臣,降臣有什么資格討價還價?老三和老六在信里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配合朝廷的一切行動!”

劉五常怒道:“四兄,配合朝廷的行動?這話你也能說得出?咱們數萬畝田地,數千佃農,還有我們在析津五代家業,就這樣沒了?”

說著他又看向劉二玄道:“二兄,咱們家現在你最大,本也該你拿主意。伱自己說說,祖宗數代積累的產業就這樣沒了,你覺得這合適嗎?百年后又該如何面見祖宗?”

他這話一出,劉二玄和劉四端二人都是沉默。

家族幾代人積攢下來,好不容易爬到遼國權力巔峰,一夜之間跌落下去。

甚至不僅跌落下權力寶座,連家族產業以及人員都保不住,這種滋味誰都不好受。

要知道他們老劉家也不是一開始就發達,最早時候為唐朝后期的藩鎮,盧龍軍節度使劉怦。

劉怦的孫子,也就是他們幾兄弟的太爺爺劉守敬是后唐官員。后唐滅亡后劉守敬入遼,最高擔任過遼朝南京副留守。

劉守敬的兒子劉景繼承了他父親的恩補,最早為幽都府文學,之后一路升遷為禮部尚書,政事舍人等職。

直到他們的父親劉慎行,家族才算是崛起,當上了北府宰相。

要知道北府宰相地位就比南府宰相高很多。

遼國漢人世家當中排名第一的玉田韓家,達到權力巔峰的時候,就是韓家出了一個北府宰相韓德讓。

所以可以說,從他們父親輩開始,劉家才真正進入遼國的權力中樞。

他們家老六劉六符四十歲就當上了南府宰相,不出意外的話,以后升遷當上北府宰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并且在耶律宗真這個時代,玉田韓家已經略顯落沒。

韓德讓沒有兒子,被耶律家過繼了幾個子嗣,但姓卻都姓耶律,韓德讓兄弟的子嗣也少有登上高位。

因而可以說張儉死后,劉六符就已經是漢人當中級別最高的官員。

以后甚至像韓德讓、張儉那樣繼續升遷,當南北兩院樞密使,乃至于左右丞相成為漢人在遼朝當中的代表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老劉家花了五六代才走到今天,結果遼宋大戰,大宋收復燕云十六州,直接把他們給打回原形。

就好像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傾家蕩產修了一棟漂亮的大別墅,眼看已經完成整個修建工作,就差裝修入住的時候,一把大火把你別墅給燒沒了。

這也就是劉家幾兄弟能安慰自己,好歹劉六符在宋廷混個安撫使大員當當,不然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怕是得當場自閉。

不過這幾兄弟雖然沒自閉,但其實也已經差不多。

因為現在朝廷希望他們能夠起帶頭作用,與其它燕地世家把土地賣給朝廷,家族遷徙至南方去。

對于他們來說,這顯然是一件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然而沉默了一會兒,劉四端最后還是說道:“按老三和老六的意思辦吧。”

“不行。”

劉五常堅決不答應。

劉二玄也面露難色道:“老四,沒有回旋的余地嗎?”

劉四端苦笑道:“若是可以的話,誰又愿意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呢?”

“唉。”

劉二玄長嘆。

劉四端搖搖頭道:“三兄與六弟既然都這么說了,那顯然朝廷的決心很大,冒著與朝廷的決裂的風險,殊為不智。”

“他們肯定是受了宋國朝廷脅迫,我們憑什么聽?”

劉五常不服道:“現在幽燕百姓都由我們掌管,只要我們不點頭,下面那么多百姓誰會聽宋國朝廷的話?”

劉二玄看向劉四端道:“朝廷不是一直需要我們幫忙管理百姓嗎?怎么忽然就又變了風向?”

劉四端苦笑道:“二兄你想想,不正是百姓都歸我們管,朝廷又怎么可能放任?我們管著百姓,若是造反豈不是更加容易?大宋汲取唐朝教訓,對于軍鎮及世家,可是相當嚴厲。聽聞他們江西有個義門陳氏,族人達三千余眾,就被大宋朝廷要求分家。”

“呵。”

劉五常冷笑道:“他們要分就讓他們去,反正我們劉氏不分,大不了魚死網破,我們鼓動治下百姓,以及其它世家造反!”

他這話出來,讓劉二玄和劉四端臉色微變。

世家除了在遼國是權貴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本地漢人當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他們的田畝、土地、產業遍布幽燕,擁有的佃農、租客同樣數不勝數,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人口超過萬人。

可以說這些幽燕世家聯合起來的話,幽燕路上百萬丁口,他們至少能控制其中的三分之一。

歷史上北宋末年宋徽宗收復短暫燕云,結果燕云漢人紛紛起義,難道真是因為他們認為大宋的稅收太高,他們不想受大宋控制?

自然不是。

畢竟宋國都還沒有開始統治,百姓也沒有被大宋逼稅,如果沒有人組織的話,普通百姓不可能冒著巨大的風險起義與大宋的軍隊交戰。

因此極大的因素就在于這些燕世家對于大宋朝廷嚴重不信任,帶著幽燕地區的百姓起義造反,驅逐宋軍。

現在大宋朝廷就是想消除幽燕世家對下層百姓的影響和控制。

那么對于這些幽燕世家來說,就涉及到根本利益問題,劉家振臂一呼,還真有可能拉出不少人馬來聚眾造反。

問題在于。

打得過嗎?

遼國那么強大,控弦之士五十余萬,最后什么下場?

所以與朝廷硬碰硬,無異于以卵擊石。

現在聽到劉五常的話,劉四端先是臉色大變,隨后大怒拍桌子道:“五弟,你以前也是做過武定軍節度使的人,怎么如此不識大體,想讓我們宗族覆滅嗎?”

劉五常只是氣憤于朝廷的步步緊逼,不是真的蠢貨,自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但他顯然還是有些不忿,說道:“都是自家兄弟,關上門來說幾句怎么了?何況又不是真的造反,只是鼓動些聲勢,讓朝廷知難而退就行。”

“呵呵,趙知院都來幽燕了,你以為朝廷會知難而退?”

劉四端冷笑道:“恐怕真要這么做,剛好就是給朝廷借口,把造反叛亂之人統統殺光,三兄和六弟,乃至整個家族都要被你牽連!”

“老四,你別生氣,老五只是說兩句氣話。”

劉二玄連忙打圓場,隨后想了想又道:“何況天子不是說特別仁慈嗎?只是暗地里鼓動一些聲勢,朝廷不會出重兵吧。”

劉四端搖搖頭道:“二兄,你還是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那可是趙知院,他來了,就說明這件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只能跟朝廷談談,看能不能換取到更多的好處。”

“有這么厲害嗎?”

劉二玄皺起眉頭,難道那位趙知院真能把全幽燕路的世家殺光?

劉四端冷聲道:“這些年北人只知道范仲淹的厲害,卻少知這趙知院,范仲淹主外,這趙知院主內,殺的人,不比范仲淹少!即便是宰相世家,亦是難逃罹難!”

劉二玄和劉五常對視一眼,都露出了驚訝的目光。

范仲淹這些年縱橫沙場,西北打西夏,北上破遼國,殺的人何止十萬,加上受傷俘虜,十五萬以上綽綽有余。

這趙駿殺的不比他少?

真有這么夸張嗎?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年大宋內外確實都被范仲淹的光芒籠罩,讓趙駿被掩蓋了許多。

可如果細算的話,就會發現,趙駿殺的人的確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先是開封府掃黑除惡,地下王國三萬多人,他殺了一萬多,里面很多都是罪大惡極,直接宣判死刑。

其中也有很多都只是重罪,比如罪責按照大宋律法應該是判個十幾年監或者流放,但也被他加罪一級,直接拉去城外斬首示眾。

剩余的一萬多屬于罪責較輕的,同樣也是加罪一級,輕罪變重罪,重罪變死刑,坐牢的坐牢,流放的流放。

之后第一次行走天下,查貪腐打擊罪惡,因趙駿落馬被殺的官員達上千人之多,兩個宰相家族,韓家和馬家落網,趙禎的發小郭承祐,當過宰相的楊崇勛也是死路一條。

其余大小官吏不計其數,基本上只要發現你犯罪了,趙駿就沒有姑息過,再把這些官員的從犯、家屬、手下、屬吏算上。

第一次行走天下的時候也差不多殺了一萬多,以官員和吏員為主,流放和判監坐牢者也有一兩萬。

后來又全國性搞各種大動作。

包括剪滅黑惡勢力、掃除官場貪腐、打擊地主階級、處理鄉匪路霸、弄死將門勛貴,對大宋進行全面大掃除。

林林總總算下來,搞死的人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再加上流放、判刑等等,加起來怕是得二三十萬。

就這趙駿還不滿意。

因為新時代偉人澄清玉宇,處理的民國貪腐官員、地主階級、鄉紳惡霸、盜匪賊寇,各類牛鬼蛇神得有數百萬之眾。

不過國情不同,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大宋這邊畢竟還算是和平年代,百姓不能說豐衣足食,但也還能勉強過得去。

民國時期就是豪杰遍地,軍閥土匪惡霸輪番上陣,收的稅能收到九十多年后,對百姓那不是可持續竭澤而漁,而是殺雞取卵,往死里搜刮。

所以偉人創建新時代,掃除黃四郎們自然是非常多。

相比之下趙駿殺那么多已經算是把大宋上下弄個干凈了,官場清廉程度以及地方治安程度都提高了不止一個臺階。

只不過趙駿殺人是分階段的,過一段時間殺一個階級,并且采取了各種分化、打擊策略,盡量把影響力降到最低,沒有造成太大的動蕩。

加上外面又有范仲淹屢次擊敗西夏和遼國的光芒,百姓的注意力都被范仲淹吸引,導致趙駿殺那么多人,只是在大宋內部有僅次于范仲淹的影響力,在國外的影響力就少了不止一點兩點。

歸根到底,趙駿殺的人與大宋人息息相關,被殺的階級記恨他,百姓對他感恩戴德歡天喜地。

但對于國外的如西夏遼國他們來說,自然要更關注軍事上的敵人,對趙駿的關注點,也就非常低,還有信息傳播速度不發達等緣故,因此幽燕世家也就不了解他的厲害。

唯有劉四端卻知道。

因為他當初做過聯絡人,屢次出入宋軍,之后與劉六符一起去汴梁受賞。

在開封他不僅見到了三哥劉三嘏,還親眼和親耳聽到了趙駿的傳聞,自然也就明白他的恐怖之處。

就看到劉四端認真地看著他那兩個兄弟,毫不掩飾警告與嚴肅道:“我勸你們,如果不想家族被滅,就老老實實聽我的話。此次知院從遼陽回來,我會前去求見,答應朝廷的要求,我只希望你們能夠安分守己,千萬不要做沖動的事情,以免家族遭受滅頂之災!”

劉二玄和劉五常對視一眼,默然下來。

或許。

老四說的是對的。

有的時候,面對不可抗拒的力量,也是該順從一些。

(本章完)

上一章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