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虎膽縣令 第二十八章 故事穩步繼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部虎膽縣令第二十八章故事穩步繼續

(重要通告:本書近日將改名為《宦海風云,得編輯長天幫忙,終于成功,非常感謝。ΖuiLu此外,更要感謝的是,為天堂出謀劃策的幾位讀者朋友。)

因為本書并不是講古代如何經商如何賺錢,所以丁晉等人之后擴大醋坊生產規模、宣傳銷售產品的事就不再唆。“醋”是一種生產周期短、資金回籠快的商品,因此,幾個月后,隨著文裕縣醋坊的不斷壯大,營銷人員四面八方的奔波闖蕩,“文裕神醋”很快侵占北地九十三州的市場。

古代,朝廷奉行的是一種很粗放的經濟政策,當權者總是以“農業”為國之根本,商業經濟非常不發達,同時,統治階級也不希望商人得到太高的社會地位和掌握太雄厚的實力,因此,不僅是政府有意無意間打壓商業活動,即便是“從商者”自己,都不知覺地有一種消極被動的思想。

不得不說,這種狀況,給了丁晉投注無數心血的項目“文裕神醋”,發展壯大的有利機會。一方面,它是以“政府”、以“公家”的形式銷售擴大,有先天優勢;另一方面,其他醋業經營者,幾乎沒有“競爭意識”,待他們感覺到“生存壓力”時,“神醋”早已穩穩站穩腳跟,占據市場半壁江山,并以低廉地價格、良好的名聲。不斷地侵吞剩余市場。

名聲遠揚、產品供不應求,為文裕縣帶來的實際效果就是縣署財政一掃狼狽,當年上交朝廷的賦稅,比起往年來幾乎翻了五倍。縣庫充盈,并以“造醋”為支柱產業。帶起了一條產業鏈。比如包裝、運輸、制酒、種植果樹等等行業,不僅讓本地死氣沉沉的商業經濟迅速興旺起來,對丁晉來說,更高興地是,小小文裕縣地名聲竟然通過“神醋”的遠銷。出了大名。很多外鄉人。都知道并州有個鼎鼎聞名的文裕縣,就連遠在京城的“座師”竇昭等人都有耳聞,還數次發信夸獎自己做的好。

其實。丁晉還是有些小看了自己這番“大動作”地影響力,雖然“醋”乃尋常之物。又政府插手商業活動也不足為道。但是俗話說“人地名兒樹地影兒”,普通人想出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再者,不管有些嫉妒之人再怎么詆毀,丁晉的政績都不可否定,且隨著神醋之名“上抵天聽”。做出政績最怕地是什么?最怕的就是沒人知道,或者可以直說為“上面”不知道。

所以,直到接到圣旨,皇帝陛下親自頒下圣命,特令“文裕神醋”為“供醋”,并嘉獎文裕縣令丁晉五十匹錦緞時,欣喜若狂地丁晉還有些不敢相信:難道就是這個小小的不起眼的“醋”,竟然讓皇帝陛下都知道自己了?

很久之后,丁晉才知道真相,不過依著他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其實早應該猜到其中內情,只是因為實在太激動、太高興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官場上的事情,無論大小,只要有人有所意圖,總會帶上點政治色彩,“文裕神醋”的事情同樣逃不過這個結果。或許,身在大內皇宮的小皇帝確實曾接觸過或聽聞過“文裕醋”的名聲,但是肯定還沒到小題大做立馬提為“供醋”的地步。但是有心人已經敏銳地察覺到其中的“巨大價值”,這份價值又和唐放之類商人認識的不一樣,不是“金錢價值”,而是“政治價值”。

“并州刺史”宇文成便是這樣的有心人。

如果讓丁晉說句實話的話,他認為宇文成確實是一名“有作為”的官員,是一名“好領導”。不管是在以前的工作上,還是文裕醋坊的發展擴大上,他都給了丁晉很大的幫助。

但是宇文成很熱衷“名利”,這個人有一種非常狂熱的“官位欲望”,他的“有作為”與其說是報效國家、愛護百姓,不如說是積累政治資本,以求向上的臺階。這方面,他和丁晉有些相似。

熱衷“進步”的結果便是宇文成非常注重名聲,也非常愛惜名聲,還有意無意地總是制造自己的“名望”。這種心理宇文成藏得很深,甚至讓人誤會他是一名真正的“好官”。并州下轄的數縣縣令,除了丁晉外,包括兩個馬屁官員,都無法清晰地認識到宇文成的心意。

在“文裕神醋”的匯報總結公文上,丁晉正是因為知悉宇文成的心理,才將很大一部分功勞歸結為刺史大人對本縣的扶持,這讓宇文成非常高興,也更為欣賞這名他時常對人夸獎的手下干將。

但是宇文成并不僅僅滿足“尚書省”發下來的“嘉獎令”。他要的是轟動效應。

具體細節,丁晉無從知悉,不知宇文成花了多少心血、走動了多少關系,最后,“文裕神醋”在他的推波助瀾下,竟然被當今天子御題為“供醋”,從這里,丁晉感覺宇文成的背景應該很深。

雖然,事情是在丁晉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的,但是他也同樣很高興,因為神醋名氣越大,對文裕縣的經濟發展越有利;更重要的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和宇文成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丁晉擁有對方的深厚人脈關系,或許也會如此做,總之,刺史大人好,他也好。

從古到今的官場上,流傳著一個叫“經費”的定理,說得是,上級下來指導工作的次數多,便證明本單位的經費充足;若上級長時間沒來指導工作。則反映單位效益一定不好,經費短缺。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經費定理”和一個叫做“公筵”地節目息息相關。

“公筵”,也就是公款吃喝的意思。按照周朝的官律規定:凡“點檢”或商議“公事”、“出郊勸農”等等,只要是屬于“公務”之事,皆準“公筵”。也就是批準合法公款吃喝。所謂“出郊勸農”也就是現在的下鄉檢查工作。周朝國家財力尚稱得上富厚,所以這些吃喝都是用公款“買單”,并不攤派在農民身上,比今天的情況又有不同。

以前地文裕縣,縣小人窮。縣署地財政經常陷入困境。很多時候甚至需要當地富人的接濟才能度過難關。可能領導們也覺得這里實在沒什么油水,于是除非必要情況,一般很難見到上面的官員來文裕縣檢查工作。

而自從“神醋”名揚天下。縣署大賺特賺后,領導們下來的次數就開始增多起來。不過他們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還打著一些考察關懷醋坊的借口,其實來之后,只是象征性地在醋坊走一趟,然后便開始正題,享受奢侈地特色節目和美餐。

于是,縣署下轄地幾個快要荒蕪地“招待所”,也開始恢復生機活力,忙碌起來。連帶著,幾個驛舍的管理職位,以前誰都不愿意去,現在反倒成了香餑餑,胥吏們幾乎要為之爭破腦袋。

尤其是專門設在醋坊附近的“新招待所”,那可是大有油水地“金礦”。在即將任命管理小吏的那些天,縣署中地幾位領導:丁晉,索秀玉,崔斯立,甚至王三、溫靜等人,被那些走關系、幫門路的人擾得煩不勝煩。直到最后,丁晉等人考慮了各方面的利益,選取了其中關系最硬、來頭最大的幾位充當驛官,其余人自覺實力不行,才沒有話說。

“神醋驛”的主驛官名叫郭丁山,據說其是長安“京兆尹”的表弟,不知真假,但刺史府的長史大人確實為他親自給丁晉寫了封推薦信。丁晉和這位長史大人的關系還不錯,再加上又是領導,不能不賣面子,于是身材矮小像只鵪鶉的郭丁山便成為了“神醋驛”的驛官。

郭丁山這個人的能力還湊合,起碼他可以做到自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接待好領導。至于管理驛站的工作,丁晉自然清楚這個沒有讀過一日書的家伙肚中有幾斤幾兩,也沒有難為他,另外給他配了幾名輔助人員,比如負責培訓驛丁的書吏,還有負責財務整理的黃小四。黃小四丁晉讓他來的時候,還有些不情不愿,兩眼淚汪汪地無聲抗議。丁晉沒有理會,等他去待上幾天,便能清楚自己的苦心,知道那是一份前途無限的工作了。

郭丁山在接待領導方面,確實有天賦、有手段。今日迎來“度支使”,明日送走“觀察使”,后后天再歡迎“監察御史”,不管是多大的官員,只要交給郭丁山去處理,絕對伺候得妥妥當當、舒舒服服。當然,他的一些做法,頗讓正派的官員如“學正”尚子平等人憤慨抗議,但是,丁晉對他表示了充分信任,并幾次當面夸獎他,郭丁山干得更帶勁了。

暗地,丁晉也考慮過郭丁山的一些做法是否會有問題。不怪尚子平等人憤憤不平,粗俗不堪的郭丁山,確實將一些手段搞得太直露太大膽,不過也許正是這種“單刀直入”的氣勢,才能將那些“道貌昂然”的老家伙立斬馬下。即便有時遇到一些“矯情分子”,此時,丁晉再出面委婉周旋,便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丁晉護著郭丁山,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其有靠山的緣故,而是他發現,郭丁山似乎是老天專門派下來幫助自己的人,自己和他一剛一柔,恰恰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郭丁山這個人有時候也非常討厭,雖然他能按照丁晉的意圖接待好那些“大人物”,但并不代表他是個“善解人意”的家伙。

比如上次,“刺史”宇文成要接待他的老友,路過并州境內的“將軍”張君衡,因為先前來過“神醋驛”兩次。對這個“招待所”地軟硬件環境很滿意,于是便決定在這里宴請老友。

結果,宴后,郭丁山沒等丁晉借故離席,便組織了“無遮大會”。丁晉恨得牙癢癢。郭丁山不是不清楚自己愛惜名聲。并不希望在眾人尤其是領導面前,參與這等淫亂之事,但是這個笨蛋,肯定是喝多了,竟然忘記了讓自己先行離開。再喚出那些衣著暴露、勾人心魂的美婢歌姬。

丁晉現在要離開。當然就不合適了。眼看張將軍已經快將一名歌姬就地正法,而剛才還一本正經的宇文成似乎因為心情高興也喝多了,此時也恢復成了“性情中人”。和身邊如蝴蝶般穿梭的女孩們調笑著,如果自己離開。那不是明著表示你自命清高,不屑于這種行為嗎?

雖然,美人他也喜歡,但不是這樣的環境,丁晉感覺渾身不自在,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振作精神陪著領導參與“花天酒地”地事業。

過后,丁晉本想嚴厲訓斥郭丁山幾句,但冷靜地想了想還是罷了。他手底下實在缺不了這樣地“人才”,丁晉自己雖然也有“八面玲瓏”的手段,但畢竟是一縣之令,不僅要注意影響,精力也無法顧及。

再說,不能否認,自提拔郭丁山后,他和領導們的關系親密很多。領導很喜歡來文裕縣“視察”,不僅因為這里油水多,更重要的是接待的人得體,深合上意。領導們不僅被伺候得舒舒服服,既有吃地,又有拿地,定時還有額外孝敬地;而且各種“名目”做得自自然然,任你是鐵面御史來到,也無法指責其中有任何不軌和違法,所以,上司們“拿”得很開心,“玩”得也很放心。

最后,丁晉安慰自己,雖然郭丁山有很多不足,但誰讓這個粗貨竟然有如此應酬的能耐呢?這就叫天賦異稟,對這個“非常人”,自己就暫且寬容一些吧。

丁晉和“并州刺史”宇文成的關系,算得上非常親密,這不是丁晉自己認為,而是宇文成也如此想。

宇文成經常對人夸獎自己手下有一名“得力干將”丁晉,他對丁晉已不能說是“欣賞”,而應該稱為喜愛。

先說丁晉地治政能力,凡是刺史府下達的命令和任務,文裕縣每一次都是同州第一名完成,且保證完成得非常好。有時候,宇文成甚至懷疑丁晉就是自己肚里地蛔蟲,因為文裕的種種的執行過程、執行手段和結果,幾乎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進行。

再說丁晉和他的私人關系,自丁晉調任到并州做官后,和宇文成的關系從一開始的不溫不火,然后漸進,關系良好,直至非常親密。這種水到渠成的情形,既不讓宇文成感覺此人有拍馬不嫌,如同那些讓宇文成暗中很討厭的奉承巴結之輩,急于求近;又不讓宇文成誤會此人高傲清高,不屑于和自己聯系感情。

就拿丁晉對宇文成的態度來說,從開始很自然的對上司領導的“恭敬”;等到“私造印章案”宇文成豪邁地一力承擔責任,此后,丁晉恭敬的態度中就帶了一種讓宇文成清楚感覺到的感激、佩服。甚至宇文成還暗中得知,丁晉曾幾次對人敬佩地說過自己最尊敬的人便是宇文刺史,你說宇文成聽了能不感覺欣慰?

后來,“神醋”被御封為“供醋”后,丁晉和宇文成的關系在頻繁的接觸中,迅速親密起來,就算其中丁晉有刻意結交和奉承意思,宇文成也不感覺絲毫唐突,因為這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宇文成期望這種他自己看中之人的刻意表示“忠誠”。

當然,最讓宇文成感覺丁晉此人是可造之才,喜愛無比的原因是,丁晉雖對自己尊敬愛戴,但并不盲目跟從。如果宇文成的想法有誤,丁晉會據理力爭,這對于宇文成這樣在仕途上有巨大抱負的人來說,當是最喜歡的性格。這樣的屬下,才是最好的屬下。

不過,說實話,宇文成雖欣賞丁晉的“個性”風格,但有時,也會被他氣得雷霆大怒。例如上次那件“叔侄通奸案”。

周律規定:州刺史掌一州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而縣令掌一縣之政。凡賦役、造黃冊、征力役、歲會實征,凡養老、祀神、貢士、讀法、表善良、恤窮乏、稽保甲、嚴緝捕、聽獄訟。皆躬親厥職而勤慎焉。

由此可見,刺史多是“宏觀調控”,而縣令作為“親民之官”,管理的事務很實,比起刺史來要具體得多。比如審理案件,便是由當地縣令先行審定后,再交由刺史審核。

而上面所說的“叔侄通奸案”,便是因為丁晉和宇文成對于判決的不同意見,而鬧出了一場好大的風波。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